来源: 新华财经
核心提示: 目前数字人民币试点呈现竞跑加速的姿态,小额、大额场景共同推进,各类政策不断落地,预示着未来数字人民币试点或将渗透到更多智慧生活场景,也将对资本市场和相关产业链产生深远影响。
新华财经上海8月27日电(记者郭慕清)8月以来,数字人民币迎来多个“破冰”时刻。继国有六大行后,上海银行等多家银行作为首批试点城商行陆续“入局”,参与机构持续扩围;数字人民币首次在期货市场上应用,大连商品交易所通过数字人民币形式向交割仓库大连良运集团储运有限公司支付仓储费,实现大额支付场景突破;在陕西,数字人民币率先实现结付高速通行费;刚发布的《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要稳步推进数字人民币应用试点……
目前数字人民币试点呈现竞跑加速的姿态,小额、大额场景共同推进,各类政策不断落地,预示着未来数字人民币试点或将渗透到更多智慧生活场景,也将对资本市场和相关产业链产生深远影响。
试点场景已超百万
“你需要了解数字人民币钱包吗?需要开通吗?”记者23日走进上海徐汇一家国有大行时,有工作人员上前热情询问。
上述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由于“五五购物节”时的大范围推广,以及相关“满减”“红包”等优惠活动深入人心,目前办理数字人民币钱包的客户越来越多,银行也对工作人员进行了业务培训。
在问及银行有没有对开通数字人民币钱包进行考核时,工作人员没有否认,但是也表示由于数字人民币钱包兼顾安全性和普惠性,工作人员基本都会向来办理业务的客户推荐,客户的接受度还比较高。
如今,日常购买物品、出行就餐、缴纳党费、购买三农物资……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已延伸到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不管是线上线下,抑或是多区跨市联动,在上海,从政府、银行到商家都在积极推进这项试点。
前不久,上海宝山区委书记陈杰“身体力行”,体验了宝山第一笔数字人民币消费,他花了55元购买了宝山区对口帮扶地区云南维西的农产品羊肚菌;工商银行上海分行也在积极探索数字人民币金融服务,成功落地了跨区域公共交通、特色联动商圈、跨区域公共支付等场景;记者近期走访获悉,南京路步行街将重磅打造成“数字人民币示范街”,目前南京路步行街上大型商业综合体大部分已支持数字人民币支付,其中百联集团旗下商业体已悉数支持数字人民币支付。
根据央行近期发布的《中国数字人民币的研发进展》白皮书,截至6月30日,数字人民币试点场景已超132万个,覆盖生活缴费、餐饮服务、交通出行、购物消费、政务服务等领域。开立个人钱包2087万余个,对公钱包351万余个,累计交易笔数7075万余笔、金额345亿元。
此外,参与机构不断扩围,目前数字人民币钱包可选择的运营机构已扩充至30多家,涵盖股份行、城商行以及部分农信社和农商行。
复旦大学泛海国际金融学院院长钱军对数字人民币未来发展前景充满期待。“数字人民币的本质是M0货币,它的推广不会取代第三方支付等金融业态。相信未来越来越多的场景都将尝试数字人民币的使用,不过这需要循序渐进。”钱军说。
上海市商务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要加快商业数字化转型,优化消费市场环境,完善重点商圈数字人民币受理环境建设,完成消费领域标准体系。
产业链公司站上风口
目前,在试点范围上,数字人民币已在深圳、苏州、雄安、成都、北京、上海多地推动;在试点场景上,已经覆盖文化旅游、民生服务、商业连锁、公共缴费等众多生活场景,也陆续实现金融领域大额支付场景落地。随着数字人民币底层技术和运营体系的不断成熟,其“朋友圈”也不断扩容,从to C逐渐走向to B。
业内人士表示,试点提速升级的背后折射出数字人民币落地进程有望加快,这必将进一步带动相关产业链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
平安证券研报指出,预计未来各家银行的数字子钱包将会是数字人民币的主要运营模式。由于用户在使用数字人民币子钱包时需要打开银行的APP,数字人民币的推广将给银行带来增量线下支付流量入口,银行应积极把握这一机会。
川财证券研究所所长陈雳也表示,随着试点范围的不断扩大,数字人民币势必会对银行的技术水平提出更高要求,银行IT体系或将面临重建,并从中受益。同时,数字人民币作为M0的替代,现金交易转到线上交易,交易量有所扩大,支付交易环节厂商和数字货币安全认证厂商或将迎来风口。
在具体产业辐射上,沪上某券商人士表示,由于数字人民币交易具有无手续费、资金实时到账、支持“双离线支付”及无网络信号交易等优势,大大降低了农户的支出成本,将给广大农户带来效益,并带动乡村振兴。
不过,在二级市场方面,他也提醒,今年以来相关概念股备受关注,但是由于数字人民币还在试点阶段,投资者要谨防概念炒作,在投资个股时不要只盯着短期概念,还要看中长期有没有业绩体现,理性投资。
大规模推广仍面临挑战
当前,我国数字人民币生态建设雏形初现。但是,大规模推广仍面临挑战。
一是“成本”问题。为满足离线支付需求,目前各大商业银行数字人民币开始推广“硬件钱包”,但是由于试点阶段产业链尚不成熟,硬件钱包的前期生产成本较高,成本到底由谁来承担成为问题,后续还需要标准规则的逐步完善来推动硬件钱包生态的发展,从而降低成本。
此外,也有银行人士向记者表示,在推广数字人民币钱包使用时,各个银行都联合商户推出“满减”“抵扣”等优惠活动,这其中产生的成本应该怎么分配也存在争议。
二是“用户习惯”问题。想要真正普及数字人民币钱包,还需要逐渐改变用户、商户等的支付习惯。
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穆长春曾公开表示,微信、支付宝是金融基础设施,是钱包;而数字人民币是支付工具,是钱包的内容。数字人民币和支付宝、微信支付等支付工具并非处于同一维度,也不存在竞争关系。
但是在调研中,多位已体验数字人民币的用户向记者表示,数字人民币和微信、支付宝使用感差不多,虽然近期因为一些商户优惠活动而选择使用数字人民币支付,但目前不会彻底改变既有支付习惯。
不仅如此,在徐家汇一家便利店内,尽管收银台旁贴有“数字人民币”标志,但店员表示对“数字人民币”收付款操作并不熟悉;也有银行客服对数字人民币的相关问题无法回答。
因此,想要真正普及数字人民币,还需让用户真正意识数字人民币区别于第三方支付以及传统银行卡的优势,不能只靠优惠活动等“利诱”。此外,开展相关普及和宣传工作也必不可少。
本文链接:
https://www.8btc.com/article/6678412
转载请注明文章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