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币骗局围猎老人:0 投资拉人头 假借「央行分红万亿」割韭菜
尽管 DCEP 听起来陌生,但「央行」两字让退休的张华(化名)选择赌一把。
翻看新闻时,一则洗脑推广文章将她吸引进了「央行国际钱包」推广群,并与 40 多名群友一起坐等宣传中的「国家鼓励性奖励」。
「感觉 1.2 万亿,真的挺多的,想参与一下」。无任何资金投入的零门槛,让这些人放下戒备。
新京报记者在流传于中老年人微信朋友圈的推广文章中看到,「央行国际钱包」广告词极具冲击力:推广期 18 个月,央行发放红利 4000 亿,链接一出来就是抢钱大作战!
这一项目还配有推广详解,其中直接算了一笔账,按照 2% 的推广返点,个人纯收益可以达到 16 万。尽管是画饼,但诱惑力不低。
记者调查发现,「央行国际钱包」主要以微信朋友圈宣传,并采取传销式的「拉人头」方式,宣称可以进行三代推广,每一层都能享受 2% 或者 3% 的收益。不过,在业内看来,伴随央行数字货币(DCEP)在深圳、苏州、北京、成都等地陆续落地测试,这类项目大多是蹭热点,属于虚拟币骗局旧瓶装新酒。
值得一提的是,这类虚拟币资金盘为了拿到更多返佣,「疯狂」发展下线,持续上演击鼓传花游戏,而老人正成为「猎物」。
DCEP 之名
打着央行数字货币旗号「分红万亿」,号称入群纯收益可达 16 万
「国家是要发行一个《中国央行数字国际 DCEP 钱包》,一个有红利,改变几代家族的钱包,说白了就是一个央行释放红利的钱包」
「具体啥时候推出,一切等待,首次释放红利 4000 亿+8000 亿」
「钱包目前已经对接了 6700 个实体企业」……
部分中老年人的微信朋友圈中,这些颇具诱惑力的推广语在文章中高亮标红,反复出现。新京报记者通过推广文章中的二维码,轻松加入「央行国际钱包」推广群。目前,群内已有 40 多名成员,记者通过几位群友了解到,这些人中不乏离退休人员。
张华就是其中一位老人。她向新京报记者透露,之所以加入推广群,起初是在网络上搜索关于央行数字货币(DCEP)相关新闻,看到了「央行国际钱包」的推广,1.2 万亿巨额奖励,对自己而言不失为一个投资好选择。
另一位群友则是在朋友圈推广文章中接触到这一项目,「当时觉得如果拉来几个人一起用这个 APP,国家真给返点的话,能挣到钱」。
新京报记者调查发现,「央行国际钱包」不仅有专门的微信公号,还有配套推广详解,以超万亿红利吸引投资者入场。
在这个 11 页推广材料中,详细讲述了分润体系。其以国家政策性奖励为名号,宣称此次有 1.2 万亿推广奖励资金,包括国内 4000 亿,国外 8000 亿,限时推广 18 个月,发完项目即结束。
至于获利方式,并不难理解,只需注册手机「央行国际钱包」,然后去开户行开通对公账户 DCEP 收支功能,与「央行国际钱包」绑定。未来,在钱包 APP 内消费就能拿红利。
这一项目宣称,企业的每一笔 DCEP 进账流水都会进入企业的对公账户,进账流水的国家红利 2% 进入企业法人的「央行国际钱包」。
为了便于用户理解,推广详解以公司注册为例,未来进行销售货物时,先开发票给下游企业,下游企业需向该公司使用 DCEP 付款。对方支付 DCEP 到公司账户完成交易后,24 小时内公司的「央行国际钱包」里就能收到央行赠与的流水 2% 的红利 (20% 税后)。
这样看似坐收渔利的项目,能有多赚钱?详解中算了一笔账,企业流水 1000 万×2%=20 万,20 万×20%= 纳税 4 万,纯收益可达 16 万。
新京报记者看到,这一项目在国内主要推广对象为民企、私企、大型商家等,国外所有个人与商户都可以参与,无任何限制,但国外的流水红利高达 3%。此外,该平台号称还可以连接到淘宝、京东、美团、理财、保险等线上平台,用户进入各平台选购商品,通过「央行国际钱包」支付,能拥有永久红利。
「疯狂」拉人
朋友圈推广吸粉,层级计酬「享受永久红利,还能传承」
巨大投资收益背后,是「央行国际钱包」的拉人头模式。目前对于个人而言,现在只做两点:建群做好准备以及学习转发资料。用户通过微信朋友圈宣传推广,并建立自己的微信群,注册时,需要用户实名注册,完善个人信息。
新京报记者加入群聊后,群主透露,「央行国际钱包」是央行开发的软件,属于民生工程,国家股权。值得注意的是,群主再三强调,一定要按照她提供的二维码下载 APP,并称「你在哪个银行都不要办央行数字货币,一定不要去做,否则就拿不到返点了,这笔推广费银行自己都扣下了。」
为了促使更多人加入,该项目采取层级计酬式,也就是推广资料中所谓的「锁定用户越多,被动收益越多」。用户只要参与推广、拉人下载注册「央行国际钱包」就有利润。
「我推荐给你,你用我分享给你的二维码进行交易后,国家就奖励我你流水的 2%,你推荐给下一位,国家再同时奖励咱们俩你推荐者流水的 2%,一共可以传三层」,这位群主对记者表示,「奖励都是国家给的,你推得人越多,肯定拿到的奖励就越多」。
在项目推广详解中,这被称作 3 代推广:A 推广了 B,B 推广 C,C 推了 D,D 只要接收 DCEP,ABC 都有 2% 收益。
群主讲解了主要推广方式,参与者可以将介绍「央行国际钱包」的文章分享至朋友圈。她还提供了固定话术「所有交易途径不变,钱包用来接受额外奖励。无任何资金投入,更不存在任何风险。这是一件利国、利企、利民的大好事,为央行数字人民币国际化担负着重要使命,更为自己获得一笔丰厚的推广收益。」
「推广期间注册后,使用 DCEP 的用户,享受永久红利,并可以传承!」群主告诉记者,「这句话一定要带上。」
对于记者提出目前项目进展如何,该群主称,「目前还没有开网,也就是拿不到返点,现在要做的,就是建立自己的推广群,邀请更多的人加入,一旦开网,就能让更多的人下载」。
招数拆解
「0 撸」口号攻心计,通过认证费、提现费、发币收割
新京报记者查阅央行数字货币相关试点政策,没有任何有关于「央行国际钱包」的内容,更未谈及所谓的「红利」。而早在 2019 年 11 月,央行就发布公告强调,目前网传所谓法定数字货币发行以及个别机构冒用人民银行名义推出「DC/EP」或「DCEP」在资产交易平台上进行交易的行为,可能涉及诈骗和传销,请广大公众提高风险意识,不偏信轻信,防范利益受损。
此前在虚拟币交易所工作的苏杰(化名)对新京报记者表示,这类项目属于零成本薅羊毛,宣称注册和推广即可获利。但是,用户往往需要填写手机号、开户行等信息,应防范相关的信息泄露和进而带来的财产损失风险。
苏杰称,「0 投资、0 门槛、0 风险」往往是这类项目的口号,此前被曝光的趣步、链淘都属于这类模式,兴起于 2018 年前后。
至于平台在这一过程中获利的方式,苏杰认为可能是收取实名认证费、平台提现费以及用户群体带来流量后,可以变现的广告费。更加极端的情况下,项目方通过 APP 设置一个虚拟币交易所,该交易平台与市面上的任何主流交易所都不联通,可以发币获利。
「这类骗局针对的就是消费者不想花钱占便宜的心理,而这也是这些老年人入群的核心原因。」苏杰表示。
实际上,这样蹭 DCEP「热点」的「0 撸」玩法并不少见。新京报记者注意到,「央行国际钱包」与此前的「dcep.api」项目类似。
「dcep.api」推广者号称点开链接后需要手机号、邮箱和正式姓名注册,不用绑卡、不用充钱,生成自己的推荐码就可以推荐商家拿提成。此外,每天限时 1 万的名额,每晚 12 点开始抢注。不过,其不仅没有主办方背景、联系方式等信息,网站持续宣传「努力建设中……」、「DCEP 支付接口即将开放」、「请持续关注我们,将有重磅消息公布」、「距离公布时间还有 11 天」等。
不过,目前该网站已经关闭。
花式围猎
投资虚拟币被割韭菜,「钱包」、「挖矿」资金盘盯上老年人
今年 2 月成都数字人民币红包活动开启,这是继深圳、苏州、北京后,五个月内第四个数字人民币公测城市。而随着更多市民陆续尝鲜以及比特币价格不断创历史新高成为话题,区块链与百姓越贴近,相关骗局也日益泛滥。
新京报记者梳理发现,打着「钱包」、「挖矿」、「互助」等概念的资金盘接连出现,而中老年人群,尤其是离退休员工,往往成为主要的被围猎对象。
在苏杰看来,此前这些骗局目标人群主要是能够熟练使用各类 APP 的「年轻一代」,向老年人扩散是因为「老年人手头有更多资金。」
张阿姨退休不久,热衷投资理财,2 月中旬,网友小陈对其宣称现在入手某种虚拟币只要 5 分钱一枚,将来会涨到 200 块一枚。此人同时将她拉到了一个投资理财社交群(号称「收单群」)。群里不断有人「接龙」,上报自己购买的虚拟币数量,金额一般超过 1 万元。
「收益率这么高,又看到群里有这么多人投资,感觉很真实」,在联系人强调一定要打款到对公账户,这样才能注册后,张阿姨抱着试一试的想法,给小陈提供的对公账户转了 5000 元钱。
转账后,张阿姨在对方提供的官网看到了自己所购买的虚拟币,然而虽然虚拟币一直有价格波动,在创造收益,但是无法提现。此后,她多次联系小陈和投资群均未收到回复。
张阿姨遇到的正是典型的以虚拟币为噱头,进行的诈骗活动。不同于打着 DCEP 旗号的项目,这类以投资虚拟币理财,高额收益为诱惑,主要利用 APP、交易所的行骗方式更为直接,在老年群体中也更为常见。
记者搜索发现,此前就有直接以 DCEP 之名发行代币的项目,包括 ERC-20 代币、Rosex 交易所发行的代币。在 Rosex 交易所上线的 DCEP/USTD,据其官网显示,该代币于 2019 年 10 月上线,一日内交易曾达 15928075.46 枚,单枚价格一度超过 16 元人民币。不过,目前 Rosex 官网已关闭,有中老年投资者对记者表示,自己投资该代币约 5 万元,随着官网关闭,血本无归。
苏杰分析称,代币并没有上链,查无可查,可以用单机模式,内盘营造一种代币上涨的假象,吸引用户收购代币。随后,将代币趁机卖出套现,代币价格暴跌趋于零。这类投资者往往「投多少,亏多少」。
记者查阅公开案例,一位金姓女士在被所谓擅长投资理财的「叶老师」拉进投资群后,多次通过导师投资虚拟币,后发现被移出投资群且被「导师」拉黑,平台里面投入的钱已无法提现,共计被骗约 88 万余元。
除此之外,今年 3 月,知名资金盘优贝迪(Ubank)骗局曝光,挖矿套路再次被推至台前。记者在其推广群发现,优贝迪号称,两年间孵化实体企业 238 家,拥有 4 家交易所,月纯利润高达 6.9 亿,月交易额破 3000 亿,活跃矿工 28 万。
跟其他资金盘类似,优贝迪一开始以虚构可获得高额利润的投资项目,吸引投资者进行投资挖矿。同时,以「锁仓挖矿、收益倍增」为手段,诱骗投资者对自己投入的资金进行锁仓,许诺投入 10 万 UBNK 购买价值 17000USD 的矿机,享受矿池 3.5 倍的收益,每日可额外增加 0.3% 收益。
这一平台沿用「静态+动态」的拉人头传销模式。静态收入指投资者先投入一部分资金,在经过一段时间发酵后,分比例释放,赚取高利息的说法。按照平台说法,合算下来月收益 23%。动态收入则以「分享加速、社区加速」两种机制诱导发展下线,获取高昂收益。两个板块归根结底都是一个意思:拉人头,人头拉得越多,奖励自然也就越大,资金释放的比例也就越大。
传销变体
发展下线、复式计酬成套路,「击鼓传花」实属网络传销
「这类虚拟币资金盘往往是初始用户尝到甜头后,为了拿到更多返佣,发展下线,而后来者都会血本无归,这就是击鼓传花的游戏。」苏杰表示。
对此,北京寻真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王德怡告诉记者,其通常存在明显特征,包括模仿 比特币 等知名度较高的虚拟货币,来头很大,通过发展下线、复式计酬的方式推广业务。此外,这类交易的平台或网站没有取得合法备案或许可,往往有定制的 APP 相配套,有的软件能够实现自动翻墙,逃避国内网络监控。在交易过程中,尽最大可能诱导投资者加入资金。
其实,在我国发行虚拟币系违法行为,2017 年 9 月 4 日,央行等七部门发布的《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明确指出,代币发行融资是指融资主体通过代币的违规发售、流通,向投资者筹集比特币、以太币等所谓「虚拟货币」,本质上是一种未经批准非法公开融资的行为,涉嫌非法发售代币票券、非法发行证券以及非法集资、金融诈骗、传销等违法犯罪活动。
新京报记者梳理各地警方披露的虚拟币诈骗案件发现,目前此类「拉人入群-平台投资-系统锁仓-收割韭菜」诈骗流程极为普遍。共性的套路是,除了受害者,群中成员均为诈骗嫌疑人的同伙。同时,对于警戒心比较强的投资者,流程一般为:第一次加入资金可以提现,第二次开始就都拿不出来钱,此后不回消息。
律师王德怡表示,通过发展下线、复式计酬的方式推广业务,属于网络传销的经营方式,是我国法律明令禁止的。目前这类玩家有一部分完全是小白,一部分是自以为高明的「职业玩家」。
王德怡强调,参与发展下线者,轻则是传销的一个环节,重则是诈骗的一个链条,是法律明令打击的对象。这类交易本质上是网络诈骗,目的是骗取投资者加入的资金。投资者在虚拟网络世界里成交的不是真实的内容,而是在幕后庄家搭建的虚假平台里玩电子游戏。从我国法律来讲,建议投资者不要参与形形色色的网络虚拟币交易,也不要靠发展下线获利。一旦资金被骗,追赃难度很大。
记者梳理裁判文书网看到,2020 年 1 月,江西省南昌市东湖区人民法院披露了一起「虚拟货币」网络传销案,被告人莫某年同他人,开发了名为「美链」的以销售虚拟矿机、虚拟币为内容的软件,并同时设计了相关宣传材料、运作模式、返利模式等。并且以虚拟矿机可以产虚拟币、虚拟币可以交易为名,要求参加者通过购买虚拟矿机的方式获得加入资格,并通过回购参加者的虚拟币,高额回报为诱饵,引诱参加者继续发展他人参加,骗取财物。
东湖区法院认为,该项目按照上下线加入顺序组成层级,通过获取下线各层级一定比例的虚拟币收益作为返利依据,并通过回购参加者的虚拟币,引诱参加者继续发展他人参加,骗取财物,且发展人数众多,扰乱社会经济秩序,其行为已构成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
类似的,号称「币圈第一大资金盘,涉案金额 500 多亿元的 PlusToken,也被按照传销案处理。2020 年 9 月,江苏省盐城经开区检察院一审结果显示:法院以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判处陈某、丁某、彭某等 16 名被告人二年至十一年不等的有期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