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t logoMyToken
总市值:
0%
恐慌指数:
0%
币种:--
交易所 --
ETH Gas:--
EN
USD
APP
Ap Store QR Code

Scan Download

Layer2势在必行

收藏
分享

DeFi的发展让Layer1的“天花板”更加明显,随着以太坊2.0主网正式启动,二层扩容迫在眉睫,很多DeFi应用希望能够搭建于Layer2之上,Layer2 DeFi生态将不断壮大,在生态当中,DeFi的组合性优势将如何放大,出现风险的概率如何降低,生态整体最终会产生多大的能量,这都是未知数。

在由哔哔News主办的《2030区块链创新者云峰会》的第二场圆桌活动——DeFi Layer2生态中,路印科技创始人王东、币安智能链生态负责人XiaoguangZhang、火币首席研究员马天元、哔哔News创始人小龟做了观点分享,内容整理如下:

嘉宾介绍

路印科技创始人 王东

我叫王东,我们主要是做Layer2的。路印应该是世界上第一个以太坊layer 2的落地解决方案。我们目前做的并不是一个通用的layer 2解决方案,而是聚焦在一些垂直领域的应用上,同时我们也提供以太坊智能钱包服务。

火币研究院首席研究员 马天元

我是火币研究院的首席研究员马天元,目前主要的研究领域是在Layer2和DeFi上。

我这边其实是偏理论,今天路印在这,我们前两天做了一个Layer2的调研,主要就是以路印为模板,还用了路印Layer2上的DEX,体验非常好,另外币安智能链里也有很多项目落地。所以今天能跟两位实战派老师做交流和学习,非常高兴。

币安智能链生态负责人Xiaoguang Zhang

首先谢谢主办方的邀请,也很高兴跟路印的王总以及火币的马老师,在年末的时候一起探讨Layer2和我们未来的发展。

币安智能链实际上从设计这条链开始,就是基于以太坊的基础做了一条全新的智能链。但不是跟以太坊完全同理的一条链,我们带来了很多全新的应用。但确实可以作为以太坊的一个二层来存在,特别是侧链的角度。币安智能链上线有115天了,经过这么多天的发展,我们已经形成了非常丰富的DeFi生态,也跟以太坊生态形成了一个非常好的联动。

今天我也想跟各位老师一起探讨,我们作为以太坊侧链,或说平行链形态,如何跟以太坊生态有更好的联动,为DeFi创造一个新的模式。

精彩观点

路印科技创始人王东:

在以太坊里面,当用户量、交易数量比较少的时候,可组合性没有表现出它的昂贵,但可组合性不应该被我们广大用户认为,它天生就应该是廉价的或者是可以随便调用的。

火币研究院首席研究员马天元:

扩容现在有1.5个解决方案,分别是rollup和侧链。

币安智能链生态负责人Xiaoguang Zhang:

我觉得rollup这一块,光是layer2可能还不够,可能需要在rollup之外,还要做到能够方便很多基于rollup的应用做互联互通,不仅仅是资产级的,而且是业务过程间的互联互通。

01

Q1:DeFi在发展过程中暴露了以太坊网络在性能上的短板,而二层扩容被认为是解决以太坊网络目前问题的优质解决方案。以太坊创始人曾表示,“短期内,我不认为Rollup是众多选择中的一个,我认为Rollup是唯一选择。”请问各位嘉宾对目前的扩容方案的观点是什么?哪一种更适合以太坊解决目前的困境,哪一种能在未来发挥更大的作用?

路印科技创始人王东:

我非常同意Vitalik这种说法,我也认为rollup从实现难度、效果角度来讲都是最优的一个方案。

其实以太坊生态里尝试过很多的扩容方案,包括侧链,闪电网络,Plasma,这些都没成。要么太复杂,要么里边有一些隐患,比如说我们经常说的侧链,一两年前很多人还在做侧链。但是我们知道扩容的一个前提就是要一样安全,然后容量存储量提升了,这才叫扩容。如果降低了安全性,那就不算是真正的扩容。

所以目前扩容最主要的两个方向,一个是sharding(分片),一个是ZKRollup。而sharding本身是一个非指数级的,它是一个线性的扩容,比如以太坊2.0是1024条分片链,也就是说最多乘以1024,但也不是简单的乘以1024,它每个分片是一个独立的区域,也就是每个分片的性能跟以太坊主网差不了太多,尽管是引入了PoS机制,能够让出块时间更短,效率更高。但是吞吐量也差不多,不会高到哪去的。

所以分片从生态角度来讲,如果应用之间不用互联互通,那一个在A分片上,一个在B分片上,这个是没问题的。但我们考虑到智能合约的可组合性问题,如果你一个应用在某个分片上,导致所有的应用都需要在同一个分片上。这样的话,其实分片本身无法解决这种交易级别的扩容问题,它解决的是一个生态级别的扩容问题。

ZKRollup的好处是它解决交易级别的扩容问题。理念也很简单,就是我计算不做了,我把计算跟验证变成两回事,不像以太网1.0计算和验证是一回事。

所以目前实施ZKRollup至少在理论层面是足够靠谱的,然后真正落地的层面,效率也是蛮高的。以前我们总觉得零知识证明比较耗时耗资源,但实际下来其实还挺快的,我们的运营成本在零知识证明这个角度来讲,以前我们认为是1/3,现在可能是1/5都不到,甚至会更低。

所以总体来讲,在有几千倍提升的基础上,它的吞吐量能够非常稳定,又不引入另外一层的共识机制来降低安全性。

目前来看ZKRollup是最靠谱的。当然了 Optimistic Rollup现在还没出来,它的好处是它跟智能合约是兼容的,这样从开发者的角度来讲,需要做的工作比较少,但是Optimistic Rollup也有它的缺点,就是资金利用率比较低。所以总的来讲把它两融合在一起 ,Rollup技术我是相当看好的,而且可能会有特别大的项目出来,我对此也深信不疑。

火币研究院首席研究员马天元 :关于Vitalik的那个说法,我个人觉得是一个很有道理的说法。但我觉得ZKRollup不是现在唯一的解决方案,现在应该是有1.5个解决方案,ZKRollup肯定是目前最好的解决方案,但是其实刚才王总也提到,关于ZKRollup和Optimistic Rollup目前都有一点小的问题。

ZK Rollup虽然速度很快,安全性也很高,但是很多的智能合约,比较复杂的一些核心逻辑,拿零知识证明去做,目前来说可能还有一些技术没有攻关。

所以说像Curve也好Uniswap也好,他们虽然也比较喜欢ZKRollup,但因为他们的智能合约逻辑比较复杂,只能转向OptimisticRollup方案。但Optimistic Rollup方案其实也有一点问题,说白了就是资金从Optimistic上提现的时候,要有一个挑战期,挑战期太短了不合适,但太长了,又影响资金的效率。

目前两个方案现在其实都很好,但是也都有一些自己很难解决问题。

然后我为什么说现在有1.5个解决方案,其实我对侧链还抱有一点的幻想。前两天XDAI,就是侧链上的DAI,那个项目我觉得做得挺有意思的,他们把DAI通过一个资金桥导到了侧链上去,使用体验上,资金上都不错。到侧链上之后,虽然说安全性可能是有损伤,但肯定是可以做到EVM兼容,而且也没有挑战期,能让资金效率变高。所以说在我心中第三个方案还有侧链。

这三个方案其实在我心中各有千秋,我觉得这三个方案应该算是众多扩容解决方案里边最有前景的,目前来说其他方案的希望是很渺茫的。未来我觉得最广泛的方案很有可能就是在Rollup和侧链当中诞生,但Rollup因为本身的安全性没有什么损失,应该是更胜一筹的。所以说,Vitalik说这话没毛病,可是侧链还有一定的机会,这是我的大体观点。

币安智能链生态负责人Xiaoguang Zhang :我也比较同意Vitalik的话,我觉得Rollup对于以太坊本身的扩容是比较有优势的一个方案,特别是说很多应用如果有更多的性能需求,特别是在网络很拥堵的情况下, ZKRollup和Optimistic Rollup我们也是很看好的。

另一方面我也很同意马总说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也会专注于一条侧链。其实我们不是把自己定位于一条侧链,我们认为是一条跨链,因为我们币安智能链是一个跟以太网完全兼容的链,我们也通过了很好的资产跨桥和跨链的一些技术,能够把以太坊的资产,甚至是其他网络的资产转到我们链上来。

同时一条侧链要想特别好,要跟以太坊有足够的互动,需要强大的生态运营能力,有很强大的社区,币安智能链是有这样的一个基础在里面。但我们不仅仅是作为侧链去承载以太坊溢出的场景,也包括满足一些资产的高性能需求。

另外我们本身也有很大的生态,有很多原生资产在链上,链上的应用也非常多,除了DeFi,Dapp也非常多。以太坊当然是非常大的一个生态,但是我们这边基于整个社区以及跟其他链的合作,也形成了我们非常好的应用场景。包括我们的应用,会首发在我们的链上,然后转到以太坊里去进行更多的一些互动,因为跨链、多链是目前我们看到的非常好的趋势。

总的来说我觉得两套方案,Rollup是对以太坊的一个很大的补充,侧链是多条链或生态之间的联动,这可能是一个长期存在的发展状态。

Q2:ETH 2.0先以ETH1+Rollups的路线开展,ETH目前仍是公链之王,它留给其它公链的窗口期不长了?今天的嘉宾有来自币安BSC的大佬,请问你们和以太坊差异化竞争策略是什么?为扩充生态做了什么努力?目前有没有Layer2的规划?路印作为协议,有没有在其它底层公链上做交互的计划?火币的首席研究员能否为我们分享一下ETH这条路线背后的技术逻辑?

BSC生态负责人Xiaoguang Zhang:以太坊仍然是公链之王,这个是众望所归,不管从技术、生态上来说都是这样一种状态。包括我们BSC,大家都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跟以太坊的EVM完全兼容,把底层的共识换了。

我们有差异化的竞争,由于源于币安,我们的基础是金融基础架构,我们对于金融的理解比较深刻,好处在于我们可能会更加精细化地运作,关注于金融基础架构。我们会以精确化运营发现不足,然后把它给填起来。我们有CeFi,也有DeFi,我们考虑如何把CeFi的用户和DeFi能够更好地衔接起来。

另外如果DeFi用户真的需要让他链上的资产享受我们中心化服务也是可以的,我们想通过一些技术架构来完善整个金融服务。2021年很可能是机构以及大量用户进来的状态,我们希望在这个方面及早做好更多准备。

除了金融,我们专注业务场景,以太坊百花齐放,什么应用都有,但它可能是比较松散的组织,但我们会是一个社区,比较紧密,大家会关注于业务场景,探索大规模的应用、合作的一些可能性。比如说王总提到他们的智能钱包,我们这边也在看很多应用,看和其他项目方合作的可能。

我们还在考虑钱包私钥能不能管理地更加简单,甚至是不要管理私钥了,因为门槛实在太高了。包括游戏,一些更加社区化的应用场景在我们的生态里面都有比较多的尝试。大家如果有机会去看看我们的landscape,你会发现一些很丰富的应用场景。这些应用场景都是我们跟很多的合作伙伴探索出来的。

我们也希望去承载很多以太坊、其他链的合作,我们也在Layer2上做了不少的探索,在明年大家可能会看到我们在Rollup上面的使用场景。除了BSC,我们还有一条链专门做链上交易、链上订单簿、链上撮合,这实际上是很好的订单簿交易的场所。关于能否和其他链形成Rollup整合,我们也在探索。

我们是多链、跨链的信仰者,我们在Layer2上面会更加关注Rollup以外的更好机制,不管是资产级别的还是业务级别的。因为我们相信未来一定是多应用整合、多业务整合的情况,不会在一条链上而是在多条链上。

路印创始人王东:路印目前没有在其他公有链上做Layer2的方案。

这个跟我们的定位相关,因为我们对交易或者资产互换,不管是订单簿形式的,还是AMM Pool形式的,我们只对最核心的那部分金融感兴趣,我们对像游戏、物流追踪这些应用都不感兴趣。

因为我们的兴趣点在于有价值的token或者资产的流动,所以我们一定是选安全性最高的ZKRollup,就在这个上面实现。

目前实现的公链也只有以太坊,在其他链上的必要性目前看没那么大。因为我记得以前读过Coindesk的年度汇报,上面说所有的加密资产,特别是token,可能百分之九十九点几的token都是在以太坊上。所以同样的工作如果放到某条链上来做,它上面的资产本身的价值没那么大的话,成果也不会那么大。

所以我们目前主要在以太坊上实现我们的产品。我是用一种发展的眼光来看所有的事情,以太坊目前是最好的,不代表10年、20年之后以太坊还是最好的。如果那个时候它还是最好的,说明社会进步太慢了。所以当出现一个点,另外一条链的潜力已经特别大了,已经快到临界点,我们就会搬到那条链上。

当然我也希望新的那条链对Rollup的支持程度也会更好一点。因为现在以太坊上的支持相对来讲比较原始,也就是说从开发者的角度而言,要写非常多底层的代码,也没有原生Layer2的的支持。造成的结果可能是每一个Rollup的技术架构差不多,但是实现的细节差异特别大,也就造成了工程量上的浪费,同时里边也可能会出现bug。

所以当主链的或者Layer1的开发者意识到Layer2的潜力的时候,他们在自己的Layer1里就会努力增加对Layer2的支持,希望那一天早点到来,这样会有更多的选择。

火币研究院首席研究员马天元 :对于比特币、以太坊这两条链我算是爱的深沉,我对他们的帮助挺多的,几个月之前我还写了一篇以太坊2.0的研究报告。其实以太坊技术可以被称为一条“旧船” 。这是Vitalik几年前设计的,而整个行业的变化,包括理论的变化、大家对区块链的看法、理论研究其实已经到了新的阶段了。所以以太坊1.0理念有点陈旧,这也是为什么Vitalik非要提出2.0不可的原因。

在过去5年中,以太坊采取的方案,也就是打补丁,修修补补。这块不行,打个补丁,那块不行,又打个补丁。但是大家发现打来打去,如果说老靠打补丁,不可能实现重铸式的,或者是另起炉灶式的升级。所以说以太坊2.0的技术路线,我是双手加双脚支持,因为实际以太坊社区对于区块链的理解在全行业NO.1。他们提出新的框架,实际上就是觉得之前靠打补丁这种慢慢升级的方式不行。

走以太坊2.0这条路线,毫无疑问是非常不错的路线,换句话说,留给其他公链的时间窗口确实是越来越小。庆幸的是以太坊2.0还有差不多2-3年的时间,12月份上线阶段0,我看了一眼信标链,包括出块数据,一开始还有多验证者没有好好工作,老是掉线,但是到现在运行已经很平稳了。

那么分片,他们的意思可能还是要做,但是前两天以太坊社区稍微松口,感觉意思是阶段2还要往后拖。在行业里面很多技术都是老是承诺明天上线,一年又一年的等待,所以说这也是为什么以太坊社区在力推Rollup的原因。因为像ZKRollup不需要等到明年了,甚至下个月都不需要等。这个其实是解决了以太坊目前的燃眉之急,分片、以太坊2.0、新虚拟机都解决不了现在DeFi行业以及以太坊链上的一些问题。

Q3:各位如何看Layer 2生态的发展潜力?有人评论说一个优秀的Layer2协议,它的市值可以到以太坊的十分之一。Layer 2的链是否一定比Layer 1的链更有优势?如何看待Layer1和Layer2的互补和竞争关系?

路印创始人王东 :我没有做过Layer1,所以我很难把Layer1和Layer2做比较。

首先我觉得Layer1跟Layer2是互补的关系,不应该是竞争关系。因为如果Layer1不存在了,依附于它的 Layer 2估计也应该要死掉,

不然的话它就被证明有独立的共识机制,因此它也就不是Layer2了。

我相信Layer 2的价值会是巨大的,我们畅想区块链改变未来,改变金融,改变人们的生活。目前看来光靠Layer1主网是很难做到影响众多用户的。如果真的是触达特别多用户,哪怕只是金融用户,也一定要通过某种扩容方案。

如果我们刚才讨论的结果是Layer2是众多扩容方案中最好的之一,也许它就应该有这么多的价值。

价值来源于两个方面,一种就是像我们这样的Layer2,我们是不给开发者做Layer2的,也就是说我们并不是一个通用的Layer2,我们是To C的Layer2,我们是要Layer2直接变成服务,然后放到产品里直接给用户用,我们的价值取决于我们未来有多少用户,有多少交易量。

还有另外一种就是给开发者通用的Layer2的底层。开发者在上面开发自己的Dapp,这样的Layer2解决方案,它看的是能吸引多少开发者。如果大家觉得它的编程环境、效率很高,都把自己的Dapp和从Layer1转到Layer2,它就会很值钱。但如果工具也不太好,文档也不太好,大家用起来不是那么方便的话,它就不会太值钱。

不管是To C的还是To Dev的,未来竞争都会非常激烈。特别是当有一两家做成了开源的,别人就会Copy过来,然后改一改,然后上一个新的,或者加个自己的feature。所以未来的开发成本就像Layer1网络的开发成本一样。

最后什么时候有一两家能够一统天下,做到真正垄断级别的,我相信不经过几轮的PK是比较难的。

目前不是说选不选择做Layer2的问题,是每一个Dapp如果想要触达非常多的用户,做某种扩容应该是迫在眉睫的问题,虽然以太坊的用户量已经那么大了,他也必须得做这件事。

火币研究院首席研究员马天元 :从市值的角度我不好评判,但是跟过去的也有些不同。就是说很多Layer2,其实可能并不是说哪一条链是Layer2的概念,或者Layer2概念币。但是更多项目方开发适合自己的Layer2,不是说把它当成炒作标的,而是说真正拿它的技术去解决它的痛点,比方说交易费太贵,交易太慢等等。

很多的项目,自己给自己做Layer2,他本身可能没有概念币或者怎么样,他纯粹地用Rollup这些技术去解决他的问题。这和过去确实是有区别的,之前很多公链搞一个概念,出现概念币,产生一级二级市场。这次是项目方真的需要这个东西,V神号召项目方、钱包转向Rollup,真实地用它解决问题。

我认为在未来没有一条链是专门做Layer2的,应用把自己的问题解决了,就不需要再上链了。

BSC生态负责人 Xiaoguang Zhang :以太坊有这么大的价值,关键是它的创新能力,不仅仅是它这条链本身,这么多开发者有很多的创新应用。目前以太坊和区块链应用还是比较早期的,Layer2能否达到以太坊市值的1/10,可能性是非常大的。不论是我们这条侧链还是Layer2的应用机会都是很大的。

如果想让开发者到你这条链上,那么需要你有创新的沃土。有些Dapp可能在以太坊很难实现,但是在Rollup可以比较轻松地实现。不同的公链之间的关系是互补、差异化运营,不同的链、不同的Layer2有自身擅长的点。每个应用需要的点不同,每个应用在不同链上的爆发力也是不同的。

ETH2.0可能5年之后才来,但是在ETH2.0到来之前是否可以寻找一条具有ETH2.0特征的链进行尝试。等到ETH2.0完全实现的时候,你可以再去发展。我们可以用发展的眼光去看,以更加务实的、专注的方式做一些考虑。

Q4:MEME是今年火爆的NFT应用,同时,泡泡玛特也在今年上市。各位如何看待NFT类盲盒应用在未来的发展?

币安智能链生态负责人Xiaoguang Zhang:刚才我也提到rollup,不管是rollup还是layer2,如果你真的要做得很有优势,很重要的一点是,你不能只是一个应用。刚才王总也提到Loopring可能是To C的应用,但是我相信Loopring也会进行更多的生态协作,为用户提供一些更完整的方案。

我们币安智能链上也有这种情况。我们一开始鼓励很多项目方来做借贷,AMM之类的应用,后来你发现,它们开始聚合了,开始有了更多的衍生品。随着后面的发展,这些应用需要和更多的其他生态的跨界应用做交互。这些东西都不是由一个应用来打开的,而是有更多的协议间合作,甚至是一些基础架构级的合作来实现的。

所以我觉得rollup这一块,光是layer2可能还不够,可能需要在rollup之外,不管是它本身的生态还是工具,要能够方便很多基于rollup的应用做更多的互联互通,不仅仅是资产级的,而且是业务过程间的互联互通。

我们实际上也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尝试,包括资产跨链,有中心化和去中心化两种形式的资产跨链,包括业务逻辑的互联。另外我们做一个生态,很重要的一点是要给大家更多的引导性,让每个项目看到生态的全貌,这样他们可以更好地互动,根据需求做出创新。我一直觉得layer2如果真的做得好的话,可以做成像app store一样的精品平台,项目方跟着生态一起发展。

总结一下,如果要在layer2上抢占先机,你需要对整个生态进行很好的规划和互动,让大家知道下一步的发展是怎样的。另外生态项目之间需要有更好的合作,一个应用上来之后,它可能一开始很有爆发力,但是怎么有持续的爆发力,需要整个生态去协同。

火币首席研究员马天元:我在研究layer2的时候,其实也有一些担忧。Layer2现在主要有两块,zkrollup和optimistic rollup。如果将来这些项目都落地了,比如说你用的是oprollup,然后你的客户用的是zkrollup,那么其实它会有一个问题,你得先把钱充到rollup里面,用完了之后再把钱提出来,有一个充值提现的过程,这两步要是赶上gas费高的时候,还是一笔很昂贵的支出。

比如说过去,我想把一个WBTC换成DAI,我可能先在Uniswap上把WBTC换成USDT,然后再在Curve上把USDT换成DAI,这对我来说还是一个比较好的操作。但是如果大家都做了rollup,而且是不同的rollup,那就会导致我要做两次充值提现,我把钱充到(二层的)Uniswap里面,可能Uniswap里面的gas费帮我免了,但是提现还得花一笔手续费,如果二层的Curve用的是不同的rollup,那USDT换成DAI,我到Curve上,充值提价又得花一笔。这样反而是比之前更贵了。

现在我还没有看到哪个rollup技术能够实现大一统,如果说未来每个项目方都搞一个自己的rollup,那它的可组合性其实是变差了,因为目前我还没看到zkrollup和oprollup相互间搭桥的可能性。

我也希望这些rollup之间能形成互联的协议。

Rollup上有一些高频的场景,比如说有账户在Uniswap上一个月交易几百笔,它也不去用别的DeFi,那rollup技术对这种情况而言还是不错的。但是大多数人不会做这么高频的交易,大多数人还是要把多个DeFi串在一起用,在这种场景下,我觉得目前的layer2可能还是有一点点劣势,影响到整体的可组合性,让整个过程变得更贵。所以我在最开始也提到说侧链还有一点点机会,因为侧链上不存在充值提现这个问题。

路印科技创始人王东:关键词是可组合性。可组合性确实是以太坊生态里的燎原之火,没有可组合性,我估计很多地方都不太好玩,特别是借贷、清算之类的,可能都做不起来。

但是我们要意识到,可组合性不应该就是免费或者廉价的。在实体经济中我们有没有可能做可组合性,比如我要做一笔交易,银行把钱转到券商,券商转到交易所,然后一个流程下来,钱立刻就到我银行账上?现实场景中没有这样做的,因为成本太高。

在以太坊里面,当用户量、交易数量比较少的时候,可组合性没有表现出它的昂贵,但可组合性不应该被我们广大用户认为,它天生就应该是廉价的或者可以随便调用的。

如果技术上能达到这个目标当然最好,但目前看,layer1如果要达到可组合性,还能支持上百万,上亿个用户来使用,我觉得不太可能。所以我们说,未来可组合性会越来越昂贵,可组合性在layer1上肯定还是有的。

在layer2上,通用平台会考虑说我能不能支持多个开发者在我上面做的Dapp能够互相调用,就是在layer2做一个可组合性,这个如果能做到那当然很好,

但即使是这样,其实我也并不认为所有的Dapp都应该建立在可组合性的基础上。

比如说游戏可能高达90%的交互都是在游戏内完成的,它没有必要非要和外部有可组合性。我们这边说的可组合性就是在一个交易里面既执行这个协议的一部分合约,也执行另一个协议的一部分合约。在游戏这样的垂直应用里面,做可组合性的可能性或者必要性比较小。

因此当我们说可组合性的时候,可能根据我们要设计的应用本身的性质或者需求来讨论会更好一点。

在DeFi领域,尤其是清算领域,我觉得可组合性确实是非常好的,layer2如果有可组合性,那这个layer2会是非常棒的,但是我觉得多数layer2方案,就像刚才马总说的,更适合可组合性需求比较小的layer1应用来做扩容,否则就需要选择一个通用的layer2平台了,而现在通用平台都还不可用。

所以总的来讲,可组合性是很好,但在多数情况下并不是非常必要。比如币安,你有看到它跟其他的生态在transaction级别做可组合性吗?其实没有,我们纯实体经济多数都是这样。

所以我不担心可组织性,我倒是更担心安全性。因为区块链和智能合约虽然发展这么久了,但是安全性是非常复杂的,并没有一个方案能够把安全性完全搞定,包括很多项目做了形式化验证,结果被别人一看代码又找到问题。这才是DeFi最危险的地方。

可组合性我觉得只是一个取舍,它不是致命的问题。

Q5:Layer2可扩展性的提升将使更多的用户愿意留在二层网络。在Layer1阶段,不少DeFi及协议高速发展。在Layer2阶段,哪些协议及应用更有机会得到发展?

路印科技创始人王东:这个问题我没有做过太多思考,但是感觉高频的应用场景可能会留在layer2。就像马总刚才说的,你去layer2,需要付出更大的费用成本和时间成本,如果你只使用一次就回来,反而不划算。所以我觉得频率是影响layer2使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考量。还有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是安全性。

火币首席研究员马天元:我很赞同这个观点,高频的应用才有到rollup的必要。像DEX就是很高频的场景,或者需要有各种各样复杂操作的应用,他们是很有动力去做rollup的。总结一下,操作比较高频的应用,而且不是那么需要跟别的协议组合的这类Dapp,layer2对它们而言更加刚需。

币安智能链生态负责人Xiaoguang Zhang:我也比较认同这个观点,高频的,或者说有高性能计算需求的场景,需求量和用户量比较大的场景,包括刚刚提到的转账、支付类型的场景比较适合layer2。

我们币安智能链上最近也看到很多带有社交属性的一些应用,这些应用早些时候甚至是在私链上运行的,运营和维护这样一条链的成本是非常高的。像这样的场景,或者高频和有高性能计算要求的应用场景非常适合在layer2上进行。

刚才王总也一直提到安全性的问题,其实在layer2,我们自己在安全性这块也在不断探索,除了基础架构本身的安全性之外,我们会关注应用级的安全性,包括和隐私性相关的一些应用都会在layer2上有更多发展,不仅仅是隐私数据保护,layer2也比较适合对隐私性比较敏感的应用和平台。

在应用层面,我觉得会有更多的安全性、隐私性这样的场景到layer2上面来。

当然还有一块,现在的开发工具还是相对比较复杂的,如何高效地写出安全可控的代码,门槛是非常高的,我觉得未来会有更多的对区块链开发友好的工具出来,比如API,tookkits等等。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MyToken(www.mytokencap.com)观点和立场;如有关于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相关阅读

DeFi潮流新风口:从链上数据看跨链桥的发展新方向

总锁仓额突破131亿美元,9月独立地址总数超12万个

Bitwise 向美SEC提交比特币策略ETF申请,旨在投资比特币期货和其他金融产品

PANews 9月15日消息,根据一份公开的监管文件,资产管理公司Bitwise 下属部门 Bitwise Index Services 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递交了比特币期货交易所交易基金 ETF申请,新基金名为Bitwise Bitcoin Strategy ETF。旨在投资比特币期货和其他金融产品。该文件称:“该基金不会直接投资于比特币,虽然该基金主要通过间接投资于在 CFTC 注册的商品交易所交易的标准化、现金结算的比特币期货合约来获得比特币敞口,但它也可能投资于集合投资工具和加拿大上市的提供比特币敞口的基金”。文件显示,ETF 还可能投资于现金、美国政府证券或货币市场基金。US Bancorp Fund Services 将担任转账代理和管理人,而美国银行将担任托管方。据了解,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至今还未批准任何比特币 ETF 基金。此外,美证监会主席 Gary Gensler 表示该机构更有可能批准比特币期货 ETF 而不是现货 ETF,因为期货 ETF 将投资于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提供监管的比特币期货产品,而比特币现货则不受监管。来源链接

知情人士:因需求强烈,Coinbase计划发行的债券或增加至20亿美元

PANews 9月15日消息,有知情人士称,此前计划发行15亿美元债券的Coinbase会将交易规模提升至20亿美元,因为至少已经有70亿美元的订单涌入。其他知情人士表示,等额的7年期和10年期债券将分别以3.375%和3.625%的利率发行,低于最初讨论的借贷成本。彭博社表示,固定收益投资者对该产品的热捧,代表了加密货币不再是一个专属于风险资本的行业,因为养老基金和对冲基金在内的专注投资债务的投资者都希望参与到此次的投资中。此前根据 Coinbase 提交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文件显示,Coinbase 将通过私募发行 15 亿美元于 2028 年和 2031 年到期的有担保高级票据,这些票据将由 Coinbase 的全资子公司 Coinbase, Inc. 提供全额无条件担保。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