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t logoMyToken
总市值:
0%
恐慌指数:
0%
币种:--
交易所 --
ETH Gas:--
EN
USD
APP
Ap Store QR Code

Scan Download

对话 | 证券业或将率先诞生区块链的规模应用

收藏
分享

10月21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旗下上证所信息网络有限公司正式发布上证链,面向市场提供「云链一体化」的基础技术设施,为证券行业的区块链应用创新提供支持和服务,多家证券公司已经参与上证链和相关场景的研发。

特高信息是上证所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的区块链技术支持合作方,深度参与了上证链整个设计构筑和研发实施过程。近期,链捕手采访了特高信息创始人兼董事长崔建军以及COO陈卿,详细了解上证链的应用场景与设计机制,以及区块链技术在证券行业的应用方向。

作者|龚荃宇

链捕手:特高信息是从什么时候参与上证链筹备研发的?

崔建军:特高信息是一家区块链底层技术和应用解决方案为主的科技公司,团队主体来自于复旦大学信息学院,2016年开始从商品应用溯源切入区块链技术研究方向。2019年初,复旦大学与上交所开展区块链技术应用研究,我们有幸参与到证券日志存证等具体业务场景的区块链性能测试,也与上证信息技术团队逐个开展证券行业应用场景的设计测试。

近两年多来,国内外区块链发展的风口变化不断,但整个团队还是沉下心来扑在证券行业研究上。上证链在上线前,已经有存证链、版权链、适当性管理链这三条子链7类业务在跑,最长的子链已经试运行了几个月。

链捕手:你刚刚提到上证链在不少业务场景已经应用,可以谈谈具体的应用逻辑吗?

崔建军:区块链是一种新型的数字化价值登记和交换技术,确实非常适合证券行业。虽然2017年开始业内已有不少有益实践,但总体看,这一领域才刚刚开始,无论是底层技术、业务应用,还是监管技术,均还有许多待解的问题值得深入研究和探索。一开始我们还不是很有信心,但是跟券商和同行们沟通下来发现,发现有很多刚性的应用场景,是需要要用区块链技术来解决问题的。

上证链的第一个场景是券商委托日志存证, 券商机构每天都需要保存大量的日志,监管部门要求这些日志除了集中存储以外,还需要进行异地存储,并且具有不可篡改的特性,这对券商是个很头疼的问题。

早期采取直接刻光盘的方式,当时日志文件可能就几百兆,异地存储和应对监管的压力并不大。但近十多年来,券商日志数据量急剧增加,只能用硬盘或者云服务来存储。硬盘数据谁都有能力进行更改,云上有密码也可以更改,没办法做到不可篡改,这样数据对监管部门的效力会被削弱。

而采用区块链与分片存储技术结合的方案,先对日志文件进行索引、切片,再将上万条记录「压缩」成一条文件索引进行链上存证,在保证文件防篡改的同时,解决了异地备份大文件的压力。而需要「还原」文件时,类似于目前区块链司法存证应用场景,电子证据按需提取,为监管查证提供便捷有效的途径。

链捕手:过去券商机构没有办法把这些日志记录成有效证据吗?

崔建军:日均上百G的数据不可能找中介机构来「背书」,光异地存储和验证的成本就超出了可承受范围。此外第三方存证的用户数据,在商业隐私保护方面也存在风险。另一个问题是,把信息从复杂的券商业务后台中调取后孤立存证,司法效力也有限。

因此,传统区块链存证技术之外,我们也尝试做一些存证拓展应用。例如与券商机构合作开发区块链存证中台技术,把所有证据存证的主体、时间、事件先后顺序固定后模式化存证,然后统一上链,可以将证券行业线上产品销售、代销流程、风险告知等常规业务中事件前后的因果关系串联起来,形成环环相扣、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的证据链。

链捕手:纳斯达克交易所区块链产品经理曾表示,该交易所正在测试区块链技术,对其平台进行通证化,利用区块链技术发行股票,你所了解的上证链未来会有类似计划吗?

崔建军:数字证券是可畅想的区块链应用方向。我国证券金融行业经过多年努力,已经完成了证券无纸化、电子化。但在数字时代,证券的形式则是可「编程」的数字凭证 ,也就是数字证券。数字证券在区块链上登记,代表股票、债券、衍生品甚至实物另类资产等多种可信数字凭证,在引入中央对手方和流动性节约机制后,甚至可直接进行点对点交易。 数字货币以及智能合约技术还可为数字证券带来全新的想象空间,比如自动的现金流归集与支付等。

纳斯达克从2015年就开始尝试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股权发行平台,推动小型股权融资项目的区块链登记、发行。 这个有探索意义,当时实施难度也很大,避免不了在技术上、管理制度上、设计架构上对原有的体系产生重大的冲击和调整,而且目前来看至少技术实现上和我国证券市场的特征还不匹配。

证监会今年七月份也发布了通知,同意北京、上海、浙江等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试点区块链股权登记。我们注意到,有些地方股权交易中心采用了股权登记交易在区块链上的原生实现的试点方案,相比国外证券行业的方案更具有延展性和技术张力。由此可见,我国行业监管部门,对数字证券技术的应用,是有足够创新包容度和前瞻性的。

链捕手:原生实现是指什么?

崔建军:如果仅仅把区块链技术当做是一个分布式账本,数据仍然在原来的系统上生成、流转和保存,只是把结果写到链上,相当于区块链是一个外在记录的载体,区块链技术则只能停留在溯源应用层面。数字资产非常依赖「原生性」,与资产有关的所有原生数据,直接在区块链登记、流转和使用,也就是说数据在创造的时候就在链上的,而不是链外信息的锚定。 这样无论是链上还是链下的数据,均可以被穿透和追溯,可以被自证与他证。

做到数字资产原生实现后,数据共享与交易才存在可能性。现在很多在建设使用大数据交易中心,数据确权方式是一个很困扰的问题,原因就在于没解决数据的原生性。

链捕手:你前面多次提到主链子链的区分,那么两者的功能与定位有怎样的区分?为什么要这样设计?

崔建军:由于区块链的性能限制,未来一定没有一条链能承载所有的业务,一定是万链共存的场景,所以我们建议设计主链与子链。子链则负责跑具体业务,每开拓新的应用场景就可以新开一条子链,每条都相对独立,但都需要在主链开设账户。

主链更多的是一个链上资源管理平台,承担整体安全和资源规划的职责,不跑具体业务,异步锁定子链信息,并时刻监控子链的健康运行。同时上证链主链有一个治理委员会,根据节点数量来确定成员,可以共同讨论链的治理规则、智能合约审核等。

之所以采取这种设计,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安全,要避免出现因为某个业务的问题或者协调不到位导致整条链的信任中断。

另一个原因在于商业隐私保护,每条子链的业务场景都有少数发起方和参与方,他们花了许多资源与代价来尝试,相当于是探路者,从保护创新和生态激励的角度,先发者在业务子链的资源方面势必会拥有些许优势。不过,我们还在探索其他治理方式,尽可能的协调商业隐私保护和资源生态共享间的平衡。

链捕手:像区块链存证等业务,实际上很多蚂蚁链等联盟链都已经面向金融市场推出这类业务,上证链的优势在哪里?

陈卿:目前区块链技术使用门槛较高,企业独立开展区块链应用试点,动辄需要数百万元的投入。从提供可信环境,降低券商区块链创新门槛和人财物力耗费的角度,无论是互联网企业提供的BaaS服务,还是行业核心机构或技术服务商提供的专业链,这一点是殊途同归的。

区块链作为一种适合分布式治理架构的独特技术,价值在于打通企业间信息壁垒,激活行业合作潜力,但本质上还是技术工具,不能脱离行业规则、参与主体和应用场景。

上交所作为行业核心机构的特殊地位,优势在于统一对接证券行业监管部门、司法机构和公正机构,形成「证券业可信联盟」,证券公司及参与主体之间可自由、自主开展创新协作,催生新的创新业务。基于上证链开展各类金融创新业务,在产品、技术、监管方面形成标准,也能更好的为行业提供可信存证、智能合约、身份认证、数据安全、技术培训等解决方案,贴近证券行业生态。

链捕手:像过去各种云计算、人工智能的接触,区块链有没有可能对证券行业前面说的更加彻底变革性的影响呢?

陈卿:区块链技术从发展潜力和未来影响度来看,至少不亚于前几项技术。这些技术也是共生发展和相互促进的关系,物联网技术从2008年到现在发展12年了,传感器价格的确降低了超过100倍,但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的诞生与融合,才是物联网技术应用跳跃式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区块链技术也一样,虽然眼下发展可能还未见明显成果, 但在证券行业应用前景可期,建议从完善证券市场监管框架、提高行业运行管理效率起步,结合其他新兴技术的应用,逐步踏入资产证券化、数字证券等核心创新领域。 特高信息在物联网、大数据、FPGA等专业领域也有团队,始终专注于多技术融合解决证券行业应用场景的问题,为金融行业未来数字新基建探索经验。

链捕手:区块链应用落地一直都是行业之痛,从你们这么多年的探索经验看来,落地难最大的困难在哪里?

崔建军:这些年来,区块链承载了太多的理想,获得了资本和产业的热捧。种种溢美之词,依然掩盖不了区块链在比特币、以太坊之外少有重大应用的尴尬。 区块链走入实体行业和商业场景,最难的地方恰恰在于需要脱离「乌托邦」幻想,找一个既能承载行业信用,又掌握行业数据的核心机构来作为「联盟」发起方,完成从0到1的冷启动阶段。

证券业可能是区块链最先诞生规模化应用的行业,上证链具备了优秀而独特的行业资源和属性气质,希望我们的努力能够为区块链行业发展贡献力量。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MyToken(www.mytokencap.com)观点和立场;如有关于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