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做UBI的Circles大概率会失败,但这才是它有意思的地方
周末circles这个新产品的出现,给了我一点新的启发。如果你还不知道这个项目,可以先读odaily的这篇介绍文章。简单点说,它希望通过(1、让每个人发币,(2、让发币的人选择互相信任的朋友即可等值兑换彼此的代币,试图来创造一个新的网络,最终通过这个网络完成UBI全民基本收入的愿景。
如果你很早就关注了橙皮书,那你大概会记得,其实我们早两年前就写过了「让每个人发行自己的代币」这件事。当时我们甚至想出了一句很好的slogan,叫:再小的个体,也有自己的token。
但是,个人代币最大的问题是没有什么行得通的、真正产生价值的使用场景。 这一点到现在依然如此。今天我认为大部分个人代币依然是没有任何价值的,让每个人发币,也跟让每个人发明一种属于自己的语言一样,不见得是件有意义的事情。
因此,circles希望通过这种个人代币的方式去实现UBI,实际上是同时把两件不确定性极高的事情拼在一起。我个人认为能做成的机率很小。但circles有意思的地方其实不在于UBI,也不在于个人token,而是它成功做到了一点:让圈内的用户跟风玩起来了,而且用户边玩边心甘情愿的导出自己的关系链。
传统互联网,特别是做社交产品的创业者,应该对这样的场景非常熟悉。今天微信是所有社交产品避不开的大山。无数人觊觎微信的关系链,每过一段时间,也总有一款新的社交产品在朋友圈刷屏,每个人发着自己的二维码四处奔走相告,希望看到的朋友能加个好友。通常这类产品的标准结局是:在三天、乃至一周的时间内,每个人都玩的很嗨,也在新的产上加上了好友,然后更长的时间过去后,新产品很快就凉了,大家又回到微信继续聊天。
在这个过程中,新产品出现,从微信手中导出一部分的关系链,然后建立新网络,慢慢不太有人继续用新产品,新网络逐渐死去,于是好不容易沉淀下来的关系链马上就死了。如此这般,周而复始。上一款这样的产品,应该是画音?
这样循环久了,你很容易觉得微信的网络是无法撼动的。我能想到唯一算成功的例子,也许是头条?很多时候你使用头条系的产品,可能都会惊讶的发现它知道你那么多的好友关系,哪怕你似乎从未透露过任何一点信息给它,通讯录权限也做了限制并没有开放,但它就是知道谁是你的好友。据说头条在这方面是用了大量的trick才挖掘出这些信息的。
circles有意思的是,用个人代币互相兑换的方式,营造出了一种投机性或者游戏性的机制,让大家愿意跟风玩起来,同时把散落在twitter、微信上这些不同的社交网络上的关系链导到去中心化的世界——也就是跟一对公私钥映射起来。本质上跟流动性挖矿的玩法是一样的,用投机带动群众参与,特别区块链的方式。
每个人都知道社交网络最大的壁垒是关系链,circles能不能做成UBI并不重要,但显然这是个很好的冷启动方式,很适合拿来做关系链的导出,把这个链条从大公司手里收回来还给用户,让公私钥为主的DID能掌握真实的关系链。
但导出了关系链,然后呢?互联网社交赛道上很多产品也做到了这一点,最后不也都GG了?
我觉得去中心化可能会带来不一样的改变。假设现在有一个真·DID产品(circles我不确定到底是不是,也许可以是Maskbook?),它也像cricles这样通过某种方式(不管是不是个人代币或者UBI)获得了传播,引发了关注,让人们把自己的关系链导到了以公私钥为主的新一代的去中心化ID,那么即使它最后产品的愿景没有实现(比如circles没有做成UBI),但因为是去中心化的,ID和身份完全掌握在用户自己手中,后续其他的产品,能不能复用这套关系链,去完成从零到一的冷启动?
也就是说,真正有意思的是失败后的故事。以后新一代的社交产品,如果每个都能以这套DID为基础设施,去构建更好玩的去中心化社交网络,而不用担心从零到一的时候怎么去跟现有这些掌握了关系链的巨头(比如微信)去做竞争,这会不会让社交网络产品没有了准入门槛?
在微信这种更封闭的系统里,用户怎样有动力去自发po出自己的关系链,并且这套关系链不是掌握在另一个公司手里,这个公司的产品死了关系链也就死了——我觉得circles提供了一个有意思的动力,就是个人发币,然后你为了让自己的代币有价值(或者说是至少“看起来”有价值),就去主动导出自己的关系链,这是一个用户层面的新发展。
我记得几个月前balajis在twitter上发起过一个众筹,希望有开发者做一套twitter关系链的导出,让大V离开twitter也能联系到自己的粉丝,甚至能通过邮件的形式向这些粉丝收费提供服务。但最终因为twitter API的限制,似乎也没有什么成果。
上周李阳写的访谈Maskbook的文章,认为他们是以一种特洛伊木马的方式,寄生在现有的社交巨头身上完成生长。我觉得形容得很贴切。circles的火爆则让我看到了另一种釜底抽薪的可能性。放眼望去,好像越来越多crypto圈的人开始意识到,建立一个去中心化网络的路径,似乎莫过于对现有的社交巨头抽筋剥皮。
老实讲,我非常乐意看到这一天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