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t logoMyToken
总市值:
0%
恐慌指数:
0%
币种:--
平台 --
ETH Gas:--
EN
USD
APP
Ap Store QR Code

Scan Download

“互联网+”的区块链启示录:金融向左,能源向右

收藏
分享

相信很多朋友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如果说世间确实有“人生轨迹”这种东西存在的话,那么两个陌生人之间的相遇与交流,本质上是这两条人生轨迹由于一系列机缘巧合,而出现了相交。事实上,除了人和人之间,这样的理论可以用到很多的场景中:人与企业之间,人与行业之间,企业与行业之间,乃至行业与行业之间……

理解了这一点,你就会明白,为什么在上一篇系列文章文章《“互联网+”的余热,能否延续到“区块链+”中?》的末尾,我会把“互联网+”和“区块链+”,比作是这两项技术努力寻找与实体经济各行业的交点。在今天的推送中,社长将向大家介绍两个结局截然相反的“互联网+”案例,并以此为诫,探究未来的“区块链+”进程,可能会遇到什么样的因素的影响。

这两个案例就是“互联网+金融”和“互联网+能源”。

金融向左:机缘巧合的经济奇迹

先来看“互联网+金融”。在翻阅这一行业的发展史时,笔者发现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无论是第三方支付、还是网贷、P2P等各类互联网金融应用,尽管它们出现的年份有早有晚——例如网上银行是在1998年出现,第三方支付是在2004年出现、P2P网贷是在2007年出现,但这些业务的爆发却都是在2011年之后,这就涉及到了一个问题:2011年究竟发生了什么,让互联网金融的各项业务开始近乎同时地迅猛发展?

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笔者在上一篇系列文章的结尾就已经给出来了:互联网也好,区块链也罢,它们和实体经济的结合,本质上都是两者之间产生了交集。“互联网+金融”就是这样,在2011年之前,这两个行业犹如平行线一般互不干扰,但随着形势的变化,金融行业开始需要互联网的加入,而互联网技术也开始能够助力金融行业,两者之间自然而然地就走到了一起。


首先来看作为实体经济的金融行业方面。相信很多人最近几年都会察觉到一个比较奇异的现象:虽然在2010年之后,很多企业都嚷着融资困难、钱不好赚,但是消费者花钱的势头却越来越猛,以至于一些专家提出了“消费升级”的概念,那问题来了:人们的钱是从哪里来的?

相关的数据和资料显示:除了少部分朝阳行业的高净值人群之外,其实有不少消费者,都是在寅吃卯粮,比如说刷信用卡、网络借贷等,用术语讲,其实就是居民部门加杠杆。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原因有两点:

■对于上层的政策制定者来说,自2011年后,随着四万亿基建计划的结束,以及人口红利的减退,“中国经济三驾马车”中“投资”和“出口”的驱动能力已经逐渐减弱,在这样的情况下,输出火力比较稳定、且违约风险最小的“居民消费”便成为了经济部门最重视的续航法宝。

为了促进居民借贷消费,金融部门在2013年之后出台了一系列办法,最为核心的就是利率市场化,试图通过金融机构之间的利率价格战,来减弱人们的还贷负担,所以我们可以看到,现在市场上的网贷产品,有相当一部分都是打着“零息”的旗号,吸引着无数的消费者前来借贷。

■但是问题在于:卖家喊得响,你买家也得买账,这买卖资金的生意才能做得起来,不过事实证明,普通的消费者,还真就吃金融机构刺激信贷的这一套,原因很简单:有刚需。

很多朋友应该都察觉到了:与社会此前任何一代相比,现在很多的年轻消费者,在花钱方面总体来说更为洒脱,由于他们在优渥的环境中长大,很少有人经历过物资困窘的年代,对未来的经济发展和社会保障也颇为乐观,所以储蓄的意识相对淡漠,而消费观念则比较前沿:一方面更为注重享受生活的质量;另一方面对贷款等金融工具的态度也更加开放。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便是当下的经济环境已经出现了变化,但由于以往的消费习惯短时间内难以改变,所以很多人就算是借钱,也要维持现有的生活。毕竟在很多人看来,明天是会更好的,现在借的钱未来是肯定能还上的。


不难看出,实体经济一侧的变化,是“互联网+金融”出现的必要条件之一,但是却说不上是充分条件——要知道,像美国、日本、韩国这些比较前沿的国家,在八九十年代的时候就实现了利率市场化,同时民众也有较强的消费能力和欲望,那为什么这些国家在当时并没有出现大规模的“互联网+金融”?

原因很简单,在那个时候,互联网和计算机一侧的技术不行。远的不提,就举个最近几年的例子:在2000年代网购过的朋友应该还记得,那个时候要上淘宝购物,你需要一台电脑和网银的U盾。两样东西缺了一个,你就没法买买买。这基本就把很多人的购物场景锁死在了家里——公司电脑一般都有监控,不准做跟工作无关的个人事务,路上就更是不用说了,哪里有现在这么高速的无线网,所以在2010年之前,想要在网上进行交易和金融活动,是非常困难的。

但是,从2010年开始之后,一切都变了,各项互联网技术——包括4G网络、APP操作系统、大数据分析技术、云计算平台等都在快速发展,最终对个人金融业务造成了如下影响:

●苹果4所引领的新型智能手机和搭建完毕的4G网络,使得客户可以随时随地处于在线状态;

●随时跟踪用户行为的移动APP、以及大数据分析技术的发展,让用户的金融需求更加显性化;

●云计算大大提高了海量数据的处理能力,提高了进行个人金融业务的速度。

●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出现,让用户的资金流动只要在手机上就能完成,彻底摆脱了“电脑+U盾”的硬件束缚。


可以说,上面这些技术,哪怕只是少了一样,“互联网+金融”都没法持续运行:少了第三方支付,你就得老老实实地拿着U盾去找USB接口;少了智能手机,你就不可能在上班时间刷天猫京东;少了大数据分析技术,你就算上了电商平台也想不起来该买啥;少了4G网络和云计算技术,你在双十一下个单的时间估计要十几分钟,跟以太坊转账速度有的一拼……

但问题在于,这些技术就是偏偏在2013年左右集中爆发了,并且和中国的利率市场化、居民加杠杆的时机碰巧结合在了一起,于是,正如我在上一篇文章里所提到的那样:互联网技术与个人金融行业这两条线之间产生了交叉点,由此才有了我们所看到的、以网络借贷、线上理财、第三方支付为核心主力、以智能投顾等Fin-tech为外围辅助的,“互联网+金融”的繁荣景象。

能源向右:浪漫主义者的理想国

从某种意义上讲,“互联网+金融”的结合,可以说是“互联网+”的先驱。在各种微粒式金融工具的撬动之下,众多消费者的短期花销能力大大增强,这一变化最直观的表现,就是彼时各大电商平台的“双十一”购物节交易额的节节冲高,尤其是2012、2013、2014三年,受支付、周转、信贷、分期、众筹等诸多“互联网+金融”服务的助力,双十一的单日交易额连续刷新世界纪录,不仅引来了各国媒体的目光,更吸引了政府高层的注意。决策者由此意识到,在当时经济发力点乏善可陈的情况下,“互联网+”可能会是拉动就业的一个重要驱动力。

在这样的背景下,2015年7月,国务院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官方表示,这是“这是推动互联网由消费领域向生产领域拓展”的重要举措”。自此,无数的“互联网+”组合蔓延了整个创投圈,而在这其中,最符合人们对于实体经济“看得见摸得着”想象的,莫过于充斥着各种固定资产的“互联网+能源”。

谈到能源,相信很多人都会想到很多传统的大型工程,比如说煤矿、核电站、石油管道等,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全世界的能源供应,都是高度依赖于这种高度中心化的大型设施,比如说:华中、华东、华南很多用户的所使用的电力,就是来自于三峡大坝这一巨型工程。

图:传统“集中式能源网络”的典型案例:辐射周边各省的三峡水电站


不过,这种中心化的能源供应模式虽然已经发展持续了数百年,但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比如说价格太高、经常停电等,因此,很多有着跨界思维的年轻能源从业者近年来就开始设想,我们能不能让能源供应业务下沉到个人的层面,让每个人在成为用电者的同时,也成为发电者,就像“互联网+金融”中的P2P借贷一样,搞出一个“互联网+能源”?

从表面上看,这个方案似乎还真的可以实行——除了上面能源行业一侧的需求之外,在技术一侧:由于新能源技术的快速发展,当时全球的能源供应,除了我们上面所提到的大型中心化设备之外,有相当一部分是来自于太阳能光伏板、和风力发电机等小型设备,虽然它们的发电能力很大程度上要依赖阳光和风力,但如果再配上储能电池和数字化互联网系统,其电力输出就可以更为平稳,加之上述设备近年来的价格在不断下滑,一些有条件的家庭和个人完全可以负担得起。因此,在“互联网+能源”的支持者看来,现在就是发展“分布式能源互联网”千载难逢的最佳时机,新能源设备的崛起就是最好的印证。

然而,只要对这个概念进行稍加剖析,就会发现,“互联网+能源”的结合,其实远没有办法去跟“互联网+金融”相比。

首先,在实体经济一侧,它所瞄准的需求,就没有后者的坚实:“互联网+金融”给处于乏力经济环境中的用户带来的、那可是实打实的理财回报率和救急的资金,但你“互联网+能源”带来的是什么?是更便宜的电价和更稳定的供应?要知道中国的居民电价并不太贵,而且大城市停电次数也不频繁;是更小的雾霾和更清洁的空气?那就是一个典型的“多人囚徒困境”:虽然人人都想享受优质的环境,但要让他们真的做点贡献,基本都没啥动力,所以说,“互联网+能源”这个概念从一开始的时候,它就没有想明白用户潜在的刚需是什么。

图:“互联网+能源”一直以来就没有一个明确的发展方向,一般认为,这个概念包括了清洁能源、工业4.0、车联网、智能家居、智慧楼宇甚至是智慧城市等概念,最后直接变成了“能源互联网是个框,什么都能往里装”


和金融行业不同,在最初的时候,政策并没有成为“互联网+能源”的最大阻力,最主要的原因在于:能源政策的制定者,大多数人都是一群求稳守成的中老年人,他们在充斥着“西电东送”、“西气东输”这种战略术语的红头文件里埋头干了半辈子,猛一抬头,看见各种新奇的科技名词,瞬间一头雾水,就算是想扶持或是反制,都不知道该从哪入手。

但是,即便如此,他们仍然隐隐感觉到了“互联网+能源”中所包含的去中心化思想,也意识到了这种思想对于他们一直以来所倡导的“集中式能源网络”是一个很大的威胁。在这样的情况下,一场有预谋的、以官方背景的政、企、学、研、媒体等多家机构共同协调的行动悄然开始了。

2015年下半年,一向对“能源互联网”概念颇有质疑的主流能源财经媒体,突然开始转变风格,铺天盖地地开始宣传一个名叫“全球能源互联网”的概念,也就是要用包括巨型电网、铁路、管道在内的能源设施,将全球的大型能源基地和大都会群连接起来,从而形成一张“互联互通的世界能源网络”。随即,“去中心化的微型能源网”的拥趸们便很快看出,这种提倡“大能源”的所谓“能源互联网”,实际上是能源央企巨头们在偷换“互联网+能源”的概念,强调“中心化能源”的必要性,于是开始迅速反击,试图重新夺回行业的话语权,但终究是势单力薄,架不住众多主流媒体的带节奏,最终失去了舆论战场。


至此,实体经济一侧的话语权争夺战,以草根们在官方面前的全面溃败落下帷幕。但事实上,这场明争暗斗,对于“互联网+能源”行业的影响并不大。因为在互联网技术一侧,目前的科技水平完全没法支撑任何一方的梦想,也就是说,互联网这条线,跟能源行业还无法产生交集,而其限制,则主要是来自于硬件方面。

众所周知,像智慧能源、车联网、智能家居、智慧城市这种物与物之间的通信与交流,是要高度依赖物联网基础设施的,就像人和人之间的交流需要电脑、智能机、路由器、光缆、4G网络等,但目前物联网的设施普及,其实只能算是2000年左右的互联网水平——无论是智能传感器、还是大数据共享、亦或是人工智能、机器人,都处于相当早期的阶段,完全没法满足“互联网+能源”的需求,更不要提普及率非常低的充电桩、家庭储能和智能电网了。

所以,在折腾了数年之后,“互联网+能源”的组合,终究还是彻底沉寂了下来,在实体经济方面,其原有的定义被既得利益者篡改,而在互联网技术方面,它大部分的基础设施都不完善,最终在一阵喧嚣后,只留下了多个墓碑一般的早期试点项目,作为这段跌宕起伏历史的凭证。


链改何方?客观机缘与主观意志夹缝中的前行

关于“互联网+金融”和“互联网+能源”的两个案例的介绍,到这里就暂时告一段落了。如果说在上一篇系列文章的总结中,我们所讨论的主要是在理想状况下,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对于“互联网+”和“区块链+”的影响,那么在今天这篇推送中,我们不难发现:除了这种比较客观的因素之外,既得利益者的主观行为,也会影响“互联网+”和“区块链+”的发展。

金融和能源这两个行业,就是典型的例子:它们原有的主要参与者是有官方背景的国家队,整个行业气氛比较循规蹈矩、老气横秋,当面对互联网与区块链这种新生事物的时候,无论是出于排异欺生的天性,还是出于自己的固有利益考量,在一开始的反应都是非常拒斥的。而由于他们的上级单位、甚至有一些大股东都是行业主管部门,因此他们的竞争对手——也就是意图用互联网和区块链改造这些行业的初创公司非常容易遭受到行业政策的影响。

我们以金融行业为例。在2011年之前,虽然很多电子支付公司、理财公司和小贷公司都已经挂牌成立了,但央行就是不给他们下发第三方支付牌照,因为对央行而言,“互联网+金融”势必会影响到它的小弟——也就是以国企为主的商业银行的利益。直到2011年时,投资和出口实在是拉不动庞大的中国经济了,当局才不得不放开第三方支付许可,用便捷的支付方式来刺激民众消费,因为对其而言,全社会的就业,那可是要比国营银行单方面的利益重要得多。

图:一张小小的第三方支付业务许可牌照,几乎决定了整个“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命运


相比之下,能源行业就没那么幸运。跟金融行业不一样,它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可以解决相当大一部分人的就业问题,所以除非是出现重大产业转型的情况,否则的话,你很难动这块蛋糕。最简单的例子,就是2016年美国纽约的一个“区块链+售电”案例,明明在技术上都可以做到P2P电力交易了,而且当事人对于这种交易也有很大的需求(美国电价比较贵,点对点售电可以有效降价),但美国政府就是怕危及到能源部门的就业问题,于是一纸文件下来:直接禁止个人发售电,“区块链+售电”的组合就此灰飞烟灭。至于国内的能源部门就更不用说了,正如前面所提到的,能调动舆论机器,把“互联网+能源”的定义权硬生生的抢过来并且扭曲原意的,不说各行各业独一份,也算是比较少见了。

综合笔者关于“区块链+”的两篇文章来看,现在横在区块链从业者面前的“链改”考题,真的是一件千难万难的任务,对身处其中的人来说,在客观方面要冒着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风险,在主观方面又要忍受对其抱有观望的某些政策制定者的抵触,在这种境遇下,当事人自己的所作所为固然重要,但相当一部分的机缘,是掌握在别人手里的。而所谓成功,很大程度上也是努力和运气的结合。至于前段时间聚光灯下的对于“链改”的刷屏,更像是一场远征队的送行会,对于身处其中的参与者来说,在片刻的喧嚣之后,伴随他们的将是无数个寂寞前行的日夜。或许,这就是那些想要真正做出一些事情的人,所要必须面临的命运吧。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MyToken(www.mytokencap.com)观点和立场;如有关于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