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Fi暴富”行情已经结束?还是刚刚开始?
这一轮DeFi大潮来得很突然也来得很意外。
它的引爆点是6月17日COMP治理代币的上线,COMP上线后暴涨迅速带起了整个DeFi圈内项目的发币潮,而这些项目又引来投资人的热捧。
从6月17日起算到现在,只不过2个多月的时间,DeFi领域已经创造了一批奇迹,这其中最大的奇迹就是YFI。截至写稿时为止YFI的价格已经达到25277美元,不仅超过了比特币现在的价格,也超过了比特币历史上的最高价格,就连其仿盘YFII的价格也达到3738美元。
而在这个轰轰烈烈的走势下,圈内却有个很明显的现象就是大部分老韭菜却错过了这轮行情,而新韭菜却踊跃参与,时不时传出一夜暴富的故事。
老韭菜几乎普遍对DeFi的看法比较悲观。比如李笑来认为DeFi的风险过大,早晚会出事;而宝二爷的观点则更加悲观,他认为“DeFi是不可能活的,因为DeFi的整个规模是不会太大的,所以关注DeFi没有意义”。
新韭菜由于在这一轮大潮中站在了风口浪尖,因此对DeFi的追捧非常热烈。当然这种追捧很大程度上和财富效应有关,这种财富效应带动不少新人疯狂涌入这个领域,急切地希望在这里实现暴富神话。
DeFi发展到当下,接下来它会怎么发展?是继续辉煌还是嘎然而止?很多人对此产生了较大的分歧。
看一个生态能够持续发展的时间在我看来最重要的是看它的驱动力是什么,以及这种驱动力能持续多久 ?
我曾经在8月13日的文章《当下火热的DeFi和曾经的1CO有什么区别》一文中罗列过DeFi和1CO的几个典型区别: 比如DeFi是切实的落地应用,并且DeFi给参与人带来了实际的收入,这和当年1CO在融资时仅停留在想象阶段有着天壤之别。
这是从DeFi给我们带来的实际效果进行的分析。如果我们把观察的角度放到DeFi本身,我们还会发现它在内部驱动上和曾经的1CO也有一个根本的不同,并且这种不同在我看来是DeFi当前发展及下一步发展更关键的驱动力。
这就是模式的创新 。
当年1CO在进入2016年的高速发展期后,它的模式在后续的发展过程中几乎没有太大的变化----就是在以太坊上发行ERC-20的代币,然后用户向这个代币合约发送ETH换项目代币。至于这个代币未来的价值则完全靠项目方的宣讲和演示,因此代币的价值在很大程度上受主观影响很严重。
当项目方没法讲出更激动人心的故事,开始以传销的方式欺骗大众投资者时,这种玩法自然就走到了尽头。
而现在的DeFi则完全不同——项目不靠讲故事,在落地的第一时刻,用户就能通过亲身参与体验项目是否能给自己带来价值和利益。因此在DeFi领域一个项目能不能火最大、最直接的驱动力就是项目本身在激励机制、用户体验和收益方面能不能给用户带来效应。
我把激励机制、用户体验和收益统统归结为项目本身的模式 。 因此项目本身的模式就是DeFi项目最根本的驱动力,它取决于项目本身的技术含量、界面设计、机制设计等一系列硬核要素 。
在DeFi领域我们会发现朋友之间相互推荐项目时,往往会说:你用过XXX没?我推荐你试试,它太好用了;你知道XXX吗?它的XXX挖矿模式挺有意思,我推荐你试试——这全部都是真实的客观感受,而不是画大饼、讲故事。
正是这种直接的驱动力导致很多DeFi类项目一落地便成为网红,为什么?因为它第一时间就给用户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正是在这种驱动力的驱动下,DeFi类项目出现了不停地迭代,并且新项目层出不穷。而新项目即便是抄袭,也会想方设法在抄袭的基础上加入一点创新,一个新玩法。这不就是我们一直说的“大众创新”吗?
在我看来,这股创新的劲头现在不仅没有消退,反而更加热烈,现在每天出现的新项目不仅在数量上,而且在质量上都呈现越来越猛的势头。
因此,在我看来当下的DeFi不仅远没有到山穷水尽的地步,实际上恐怕这个创新才刚刚开始 。
写在上证指数收于2756之际
关于A股,我在去年开年的一篇文章中写过之后,就再也没有写过了。 期间,在每次推特交流时还是会有听众问我对A股的看法,尽管我也发表了自己不变的观点,但真正落笔写文章我还是没有写过。 为什么呢? 因为这个...
ETHS会颠覆以太坊L2?|疑问解答
1. 关于ORDI的购买价的设定 昨天那篇ORDI购买价设定的文章发表后,很多读者都留言质疑我的方法没有算上牛市中整体行情上涨带来的币价本身的上涨。 我这个方法是个非常保守的算法。我之所以采用这个方法...
铭文龙头ORDI的投资逻辑
有不少读者经常问我关于ORDI定投和买入的问题。 今天我以ORDI为例再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关于定投和买入的一些基本想法。 首先,关于定投价和买入价,我衡量的基本标准都一样,主要用两个指标来衡量: 一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