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 公有链发展陷入困境的根源及未来发展之路
区块链按照是否准入被分为许可链和非许可链。许可链是需要批准才能够进入或退出的系统。非许可链不需要任何人的批准或同意,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可以随意进入或退出。我们大多数人经常接触的都是公有链系统,比如比特币系统、以太坊系统、EOS系统。
但公有链发展至今,除了少数几个系统,比如比特币系统、以太坊系统仍在推进,其他曾经风生水起的一些公有链系统,大部分都已经悄无声息。不考虑那些一开始就按照资金盘或传销套路开展的伪区块链项目,那些真正具有理想主义精神,想为人类创造一个更加美好未来的公有链团队,大部分都难以为继了。那么,为什么短短几年时间,公有链团队就会陷入困境?
一、 未能提供满足需要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是公有链发展陷入困境的根源
1. 公有链系统向社会提供的应该是公共物品或公共服务
按照定义,公有链是面向所有人开放的区块链系统。任何人只要认可公有链的治理原则,任何时候都可以随时进入公有链系统,也可以随时退出公有链系统,不需要任何人或任何机构的批准或同意。公有链的治理原则当然也需要经过初始团队的协商,并获得进入该公有链系统的大部分人的同意。由公有链的界定,我们可以进一步推断出,公有链系统提供给这个世界的,应该是面向非特定人的公共物品或公共服务,而不是像许可链系统,仅为系统内部的机构或人员服务。
2. 公共物品或公共服务的两种经济投入产出模式
我们在现实世界中看到的公共物品或公共服务的经济投入产出类型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如公、检、法、司、军队等各类政府机构所构成的国家机器所提供的社会公共服务,这类公共服务由所有人以纳税的方式买单。另一类是教育、医疗、交通、城建、环保等公共基础设施,这类公共物品或公共服务向所有人开放,或者由财政买单,实际上也就是所有纳税人买单;或者谁使用谁买单;或者是两者混合,财政即全体纳税人购买一部分,再由使用者购买一部分。这一类公共基础设施的投入使用,也会形成一定的价值外溢,比如良好的教育环境、交通设施、城市建设,不仅为这些基础设施的直接使用人带来收益,还会为整个社会带来额外收益。
3. 三类不同公有链系统的投入产出方式分析
目前公有链系统基本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比特币系统;第二类是基础公链,如以太坊、EOS等;第三类是应用公链,即各种DAPP。比特币系统是一个专有系统,难以在比特币系统之上进行二次开发,就类似于早期计算机系统中的单板机,用途和功能都较单一。以太坊、EOS等基础公链定位为区块链领域的操作系统,是为其他公有链应用提供底层技术支撑,并不直接运行各种应用。应用公链则直接面向各行各业,以公有链自身的技术特点和衍生功能满足该领域的公共需求。
从提供服务获取经济回报的角度,应用公链直接面向社会各行各业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应以其提供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获取收益。或者由全体民众买单,或者由使用者买单,或者由全体民众和使用者混合买单。基础公链的收益则应来自于该基础公链所支持的应用公链的收益。如果某一条基础公链并没有支持任何应用公链,或支持的应用公链或没有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或提供了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但却没有获得经济收益,那么,该基础公链也不可能有经济收益。
比特币系统相对特殊。比特币系统创建的目的就是要打破货币发行的国家垄断,这一目的最早得到了一批技术极客的支持,因此比特币系统早期的开发、运营和维护投入,都是来自纯民间的自发贡献。在比特币获得了部分民众信仰的加持,加之有暗网交易需要,以及机构投机力量介入之后,更多机构力量也投入到了比特币系统的开发、运营和维护中来,比如各种矿机生产厂商。但由于自身没有价值锚定,也没有价值依托,比特币成为货币的诉求又明显受到大多数主权国家和政府的排斥,因此比特币始终处于双方博弈之中,价格忽高忽低。
抛开比特币这个特殊的公有链系统,我们发现, 公有链系统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在于公有链系统没能提供社会所需要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 ,因此也就难以获得相应的维持系统开发和运营的基本收入。
二、公有链是实现社会良性治理和透明治理的公共基础设施
区块链系统以其去中心化运行、系统集体维护等物理措施的支撑,综合运用密码学、对等网、共识机制等技术手段和社会治理手段实现了链上数据公开透明、数据不可篡改不可伪造,并进而衍生出去第三方信任、交易可追溯等特性。
1. 区块链带来的两个层面社会价值
区块链由此带来了两个层面的价值。第一个层面就是链上数据的公开透明和不可篡改不可伪造。区块链这一特性不仅会降低整个系统的信息不对称性,而且还会极大提升系统整体的信任水平,增加治理透明度,营造可信环境,进而推动治理水平的提高。区块链这一个层面的价值,既可以由许可链在许可范围内实现,也可以由非许可链在整个社会范围内实现。区块链带来的第二个层面的价值,在于通过数据在全网范围内所有节点间的一致性冗余分布存储,降低甚至消除信息不对称,由此可以在数据对等基础上实现业务流程的优化和重构,实现业务系统的去中心化和业务流程的去中介化,在总体上提高生产效率。并且由于优化后的业务系统去掉了不必要的中心环节和中介环节,进而可以将原来中心环节和中介环节占有的利润进行重新分配。区块链第二个层面的价值,主要由许可链在被许可的范围内实现。
2. 公有链可向社会提供良性治理和透明治理的基础
公有链系统面向所有人开放,因此,公有链系统就难以承载同时面向不同主体的过于复杂的业务应用,进而公有链系统也就难以实现业务系统流程的优化和重构。但公有链系统面向所有人开放的非许可特性,使得公有链系统可以面向所有人实现链上数据的公开透明,为整个社会提供真实的不可篡改不可伪造的公共数据服务。从政治学和社会学等学科原理来看,无论是国家、社会,还是社团、社群的公共事务都需要向全体成员公开,这也是实现良性治理和透明治理必不可少的前提,由此要求相应的公共数据公开透明且不可篡改不可伪造。这一类业务大部分是非经济领域事务,应由政府、社团或社群买单,这是其运行的必要成本,也恰好是公有链可以提供提供的功能。
此外还有一部分业务,如教育、卫生医疗、社会保障、扶贫等,同样需要向全体国民公开相关数据,并且要作到全体国民可以对相关的数据真实情况进行独立检验。这类业务既具有社会属性,又具有经济属性。对这种具有双重属性的业务需要,则可以根据业务的具体实施情况和国家相关政策,获取相应的服务费用。
三、不同类型公有链未来的可能发展方向
1. 公有链团队提供的应是专业化的服务
公有链本应该面向全社会提供基于公开透明和不可篡改不可伪造基础之上的公共数据服务,以协助建立可信社团、可信社群、可信组织、可信政府和可信社会。公有链团队既不应该负责数据来源,也不应该负责数据输出,而只应该负责对数据真实性的检验。公有链团队提供的应该是基于技术实现能力之上的专业化服务,在公有链团队创业初期更应如此。但目前大多数公有链团队都偏离了这个发展方向,几乎所有的公有链团队都从头开始建设自己的社团和社群。即使本着良好的初心,社团和社群也建立起来了,但由于社团和社群缺少生态内容支撑,最好的结果也只能是有社团和社群而无法产生业务生态,最后陷入空转状态,注定了其不可持续。
2.底层公链在提供多类型技术支持同时应着手建立技术生态
公有链未来的发展还是要回到公有链能够提供的最本质价值上来。底层公链团队在不断提高自身技术水平和实现能力的同时,还需要针对应用公链的不同部署需求,提供多种可选的技术、平台以及基础设施支撑方式,而不是始终一个平台一套系统以不变应万变。同时,底层公链团队应着手建立技术生态体系,需要孵化更多的应用公链项目,并帮助被孵化的应用公链项目更深刻地满足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不同类型社团、社群、组织和机构的需要,这样才能获得自己技术支撑方面的经济回报。
底层公链正如其定位为操作系统一样,注定是一个大投入、长周期、回报慢、竞争激烈的赛道。技术的提高和完善不是一时半会的事情,技术生态的建立和完善更是长期工作。
3. 应用公链的发展重点在于对需求的深度满足
对应用公链团队来说,首先需要深入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研究分析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中存在的可信公共数据服务方面的需求,以自己对该行业和领域的专业性分析和未来发展趋势的把握,建立起自己在该行业该领域的专业度和公信力。其次,应用公链也可以瞄准一些对数据公开透明不可篡改不可伪造有特殊需求且面向非特定人的行业,比如游戏、彩票、征信、公证等领域,在政策允许的前提下开展相关服务,获取相应的市场化收益。
再次,公链还可以通过与准许链按照业务需要构成链网,从而实现复合的业务逻辑,通过其他方面的经济收入弥补公链运营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