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学家陈晓华:积极探索区块链战“疫”之路,疫情后区块链将迎来新一轮发展高潮
来源:火讯财经
编者注:原标题为《陈晓华:积极探索区块链战“疫”之路》。本文作了不改变作者原意的删减。
导语 : 2月6日晚,数字经济学家、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区块链专委会主任陈晓华做客火讯TALK,以下为访谈实录。
精华集锦
数字经济学家、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区块链专委会主任 陈晓华:
疫情的发生加速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政府治理、扶贫、慈善等产业应用,区块链产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疫情后区块链将迎来新一轮发展高潮。
区块链技术在慈善领域可以降低交易成本、增加透明度、降低捐受矛盾。
对于政府监管机构或者民政部门只需牵头建立统一的慈善机构运营平台(区块链供应链运营平台),让凡是合法的慈善机构都须入驻该平台运营慈善项目,便可使招摇撞骗的假慈善机构无处遁形。同时,平台使用的区块链技术可进行诚信、廉洁的资金及物资监管。
访谈实录
主持人火讯财经主编赵一丹: 各位群嘉宾大家晚上好!感谢大家收看火讯TALK之区块链产业人才智库特别栏目!本次特别栏目主题为《疫情之下,区块链如何助力商业与组织创新?》
今晚的发言嘉宾是陈晓华老师!
陈老师是数字经济学家、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区块链专委会主任、北京邮电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金融科技研究院所长、浙江大学数字金融学院区块链实验室专家成员。他今天带来的分享主题是:《积极探索区块链战“疫”之路》。
01
区块链发展趋势:区块链4.0
陈晓华: 首先给大家拜个年!祝大家及家人新年快乐,万事如意,身体健康。
今晚我的分享内容包括三部分,不对之处,也欢迎大家批评指导。
1、什么是区块链。
2、疫情对中国经济影响。
3、区块链技术在慈善领域的应用探索。
首先谈下我对区块链的理解归纳为:两个属性;六大维度;一个中心。因为时间关系,我今天不深度展开。
1、两个属性:新金融与新技术双重属性。
2、六大维度:数字金融、社会治理、重构社会信用体系、科技创新、产业应用、科技监管。
3、一个中心:以区块链经济为中心。
4、区块链发展趋势:区块链4.0。
1)构建可信区块链生态;2)成为数字经济重要组成部分;3)规模超过互联网经济
02
疫情后区块链将迎来新一轮发展高潮
张晓媛: 谈谈疫情对中国经济影响。
陈晓华: 首先了解下全国疫情情况:1、截至2月6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全国累计确诊28130例,疑似病例24702例,累计治愈病例1301例,累计死亡病例564例。(数据来自腾讯健康)
数据触目惊心!我来分析下对经济影响。宏观经济的影响:三驾马车即投资、消费、出口均受明显冲击,短期失业上升和物价上涨
谈谈行业的影响:餐饮、旅游、文娱、交运、教育培训等行业冲击最大,医药医疗、在线游戏等行业受益。区块链行业的培训与会议论坛也是受影响比较大。
对微观个体的影响:民企、小微企业、个体户、农民工等受损程度更大。
对资本市场的影响:短期利好债市,利空股市(医药、在线娱乐除外),但中期仍取决于经济基本面和趋势。央行推出1.2万亿公开市场逆回购。
长期影响:政府治理将更透明,生产生活业态将朝着智能化、线上化发展,风险中酝酿机遇,或将催生新的业态。
技术发展影响:加速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政府治理、扶贫、慈善等产业应用,区块链产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疫情后区块链迎来新一轮发展高潮。
03
区块链技术在慈善领域可以降低交易成本、增加透明度、降低捐受矛盾
陈晓华: 谈谈区块链技术在慈善领域应用优势。
1.)降低交易成本。区块链上的交易是可以点对点完成的,你可以直接将钱娟赠给指定的人或机构,无须转手多家银行或机构,这将有效减少交易成本。
2. )增加透明度。区块链技术可以使捐赠的环节变得更加的透明,每一次捐赠都会直接记录在分布式账本数据库中,记录公开透明可查询且不可篡改,当然,你也可以通过账本追溯捐款的去向。
3. )增强信任,降低捐受矛盾。区块链技术可以使人们快速建立信任关系,消除了捐助者对第三方的需求,这意味着慈善机构和非营利性机构将不再依靠其他机构,如银行、律师和政府等实体机构。
区块链+慈善背景:
1)民政部在《“互联网+社会组织(社会工作、志愿服务)”行动方案(2018-2020年)》中提到,在“互联网+慈善募捐”方面,要探索区块链技术在公益捐赠、善款追踪、透明管理等方面的运用,构建防篡改的慈善组织信息查询体系,增强信息发布与搜索服务的权威性、透明度与公众信任度。
2)2020年3月1日,全国政协委员、佳都科技(600728)董事长刘伟在全国两会的提案中,建议政府对参与慈善公益事业的AI技术企业提供更多扶持,引导科技创新型积极开展技术捐赠和平台支持,将大数据、区块链、云技术等先进技术与慈善相结合。
3)中国慈善总体情况及问题。截至2019年11月底,全国登记认定慈善组织已超过7500个。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有4.1万个社会组织开展了6.2万个扶贫项目,投入资金超过600亿元。仅在2019年9月召开的第七届中国慈展会上,就对接扶贫资金近75亿元。(数据来源:中国社会组织促进会网站)
近年来,随着信托等金融方式与慈善的进一步结合,民众对慈善活动的热情和参与度得到了有效激发。北京京益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发布的《2019年中国慈善信托发展报告》显示,经过三年的发展,慈善信托已经成为慈善组织、金融机构及社会公众参与慈善事业的重要渠道。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全国共备案慈善信托273单,财产规模29.35亿元。
在民政部门的引导下,互联网等科技手段同慈善活动的开展日益紧密。民政部慈善事业促进和社会工作司副司长义芳曾在此前举办的慈善相关论坛上介绍,仅2019年上半年,就有52.6亿人次点击、关注和参与互联网慈善,募集善款超过18亿元。
慈善供需矛盾:
当我们向慈善机构捐款的时候,我们总是希望善款专款专用,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和解决国家面临的困难,以实现一定的社会意义。但慈善机构日益增多,善款规模越来越大的同时,机构运转效率低、善款去向不明、慈善机构不可信、善款诈骗等问题,依然非常突出。
社会对慈善组织的要求是合理使用善款(使用情况清晰、透明、可追溯),先回顾一下过去几年的慈善丑闻大事件。
近期,公众针对湖北省、武汉市及省内其他地方的红十字会的质疑声不断发酵。处于舆论漩涡中湖北红十字会,在2月1日,接受《中国慈善家》专访时这样回复公众的质疑:
《中国慈善家》:湖北红十字会如何应对这次疫情?
湖北省红十字会:在这种重大的突发性公共卫生疫情面前,在这种情况下到底是怎么作为、怎么样去配合政府作为?一直有变化,我们也不太清楚。有时候我们跟不上政府信息的一些发布和传播,可能也有一个调整的过程,包括社会舆论,有一些是是非非的东西,一些爱心人士也觉得很迷茫。作为我们来讲已经是心力交瘁,但是在这个位置上你还得坚持。
《中国慈善家》:很多医院反映物资发放得不及时,他们的医护物资还是很紧缺。
湖北省红十字会:人手不够,我们还在征集志愿者。要是志愿者多的话,物资可能也会发得快一些,包括数据统计这一块,我们也是顾不过来,报表多得很。
《中国慈善家》:为什么社会捐赠的物资没有全部公布?
湖北省红十字会:我们现在正在统计,第一波公布出去引起了这么大的舆论反响,这样我后面要把工作做得更细一些,要准确。
《中国慈善家》:但如果太慢,会影响发放效率。
湖北省红十字会:但是没有办法。在统计方面,我们请求给我们增加专业的统计志愿者,大量的数据、资金、定向捐赠,指挥部、民政等部门都要向我们要数据,而我们统计数据的只有两个人。需要说明的是,并不是说所有的东西统计完了才统一发放,而是边统计边发放。
民众舆论:都在甩锅。
湖北省纪委态度:通报处分。
上面图片是湖北纪委的官网发布的通报处分信息。
分析:湖北红十字会在这种重大的突发性公共卫生疫情面前,危急关头,要说没有积极地投入到疫情救助中,不履行其相应的职责义务,只要稍加分析肯定也不会是事实。但其中暴露出的种种问题,却让当事方湖北红十字会的解释与说明,在舆论漩涡面前显得苍白。如同哑巴吃黄连一样,更是陷入到越描越黑的窘境,不仅难以化解人们当前的不满情绪,反而引发民众与媒体深挖更多的猜疑。
为什么这些问题总是不能杜绝?目前慈善链模型如下:
张晓媛:形成自动闭环!区块链技术带来可靠透明,不可更改撤销的特征,建立互联网+区块链+慈善新模式。
利用区块链技术后模型变为:
对于政府监管机构或者民政部门只需牵头建立统一的慈善机构运营平台(区块链供应链运营平台),让凡是合法的慈善机构都须入驻该平台运营慈善项目,便可使招摇撞骗的假慈善机构无处遁形。同时,平台使用的区块链技术可进行诚信、廉洁的资金及物资监管。而根据供应链技术的方案,通过系统可实现供需平衡,避免资金及物资冗余的现象,清理腐败土壤。
今晚的分享就到此,今晚主要分享了区块链六大维度的应用。感谢大家聆听。产业应用是基础。
陈晓华:重点重复区块链发展趋势:区块链4.0:1)构建可信区块链生态;2)成为数字经济重要组成部分;3)规模超过互联网经济。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