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我在现场 | 五个城市的区块链记忆:历史与未来
“城市是文化的容器。城市这个环境可以促使人类文明的成果不断丰富,促使人类社会不断化育出有生命含义的符号象征、行为模式和规章制度。”2019年,因工作之便,我走过南京、上海、成都、三亚、深圳等城市,在某些时刻亲临现场,见证并报道区块链行业的大事件。--刘易斯·芒福德,美国社会哲学家
在我看来, 一座城市的区块链记忆,往往由某一场会议、某一些公司或某一群人所铭刻。 它被写在灯光辉映的河流、朦胧温婉的月光、旖旎柔和的微风中,在历史与未来之间,肆意蔓延。
这篇年终总结,将带领大家回忆过去一年我在五座城市的区块链见闻。 城市就像一块海绵,吸汲着不断涌流的记忆和欲望的潮水,并且随之膨胀着。 因为与这些城市大多是“一面之缘”,所以在有限的事实面前,难免会产生偏见,还望理解。
南京
2019年5月31日晚,在“2019中国区块链技术与应用高峰论坛”正式开幕的前一天,我和同事祥宇在南京秦淮河闲逛。傍晚的秦淮河是静谧而有诗意的。腰胯收音机的老人在河畔慢跑,坐在石墩上的年轻人,正漫不经心地拿着鱼竿。一千多年前,唐朝诗人杜牧在这里留下千古名句:“烟笼寒水月笼纱,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在南京,有哪些出名的区块链公司?”祥宇的突然发问,让我有点措手不及。我意识到,尽管从事了一年多的媒体工作,但是对南京区块链似乎有一种陌生感。
实际上,与北上广深杭等城市相比,南京区块链产业的特点是“起步较晚,但具有较强的发展潜力和势头”。南京市提出第一条与区块链相关的政策是在2017年2月,第一个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电子证照共享平台是在2017年5月,第一个与区块链相关的投资基金是在2019年7月。2018年6月之前,南京区块链企业的数量是46家,到了2019年7月,这一数据达到了205家。
我对南京区块链产业的认识,始于去年对纯白矩阵CEO吴啸的专访。2019年6月18日,Facebook发布Libra项目白皮书的新闻引发全球轰动。此后的一周时间内,纯白矩阵宣布推出的全球首个Libra Move语言的集成开发环境(IDE)工具,当时这一消息在我的朋友圈刷屏。
吴啸是土生土长的南京人,在加拿大读的硕士,2018年回到南京创办纯白矩阵。那次专访,我感受到了吴啸身上有着南京人的洒脱和乐天,以及对游戏设计和区块链编程的超出常人的热情,他代表的是南京区块链产业的新生力量。
在这里,还有区块链科普媒体“白话区块链”、开源区块链引擎FIBOS、苏宁金融区块链、江苏荣泽信息、翼帆数字科技、南京润辰科技等优秀的区块链公司或项目。
就在2020年1月,南京市发布2020年市委一号文件,鼓励区块链在产业落地应用,支持龙头企业构建联盟链。南京就是这样一座城市,它有古雅的历史感,它让人留恋,它在新时代的浪潮中奔涌向前。
上海
2019年9月18日晚,行走在上海外滩的长治路上,左边是霓虹闪亮的东方明珠塔,及其周边林立的现代建筑群,右边是即将汇入黄浦江的狭窄河流和低矮整齐的弄堂住宅。
在我身后的上海外滩W酒店,万向区块链董事长肖风的演讲,宣告了第五届区块链全球峰会的正式闭幕。在区块链领域,肖风是被誉为“教父”级别的人物,他的每一次公开演讲或发言都会引发关注,且极具人格魅力,能吸引一批行业精英聚集在他身边。
上海是我过去一年出差次数最多的城市,尽管来往频繁,但是上海并没有给我留下什么特别的情感。也许,是因为工作的节奏太快;也许,是因为现实中目的感太强。有时候就连爱情也是如此。然而,我并不打算这里讲述我的如龙卷风般的爱情经历。
历史上,上海未能很好的抓住互联网、物联网的机遇。究其原因,有人认为,上海缺少创新创业的氛围,冒险精神不足,且政府过于强势。因此对于看不清的新事物,常常有固化的习惯、自我设限、束手束脚。
硬币的另一面则是上海的数据极其丰富,技术应用基础扎实,研发实力雄厚,且政府组织有力。只要认准了一件事,就会想办法做出成绩。
我曾在文章《 观察 | 区块链时代,上海能否诞生“BAT”? 》中举过一个例子,众享比特创始人兼CEO严挺是上海人,但他的创业是从北京开始的,按他的话说,“上海的创业氛围不好,不敢来”。
2019年7月19日,众享比特在上海成立分公司,一方面是因为上海军民融合产业投资基金的投资,另一方面,他认为“区块链技术要走进产业里,非常关键的一点是要有真正大的机构进行合作。上海的IT、互联网产业都是‘应用为王’的地方,这和城市的性格有关。很多好技术,都是在上海或江浙沪一带才得到大规模的应用。”
严挺的观察是准确的,上海拥有较好的区块链产业基础,在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下,已形成涵盖理论技术研究、区块链底层基础设施、技术服务、区块链应用及产业周边等良好的产业生态。在上海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五个中心”的过程中,极其丰富的应用场景为区块链快速落地提供了良好基础。
时代在变,城市也在变。区块链的到来,让上海的创业者们有了更多的创新活力。
在这里,有致力于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版权保护的吴鹏(原本区块链CEO),有致力于利用区块链保护数据隐私的孙立林(PlatON创始人),有致力于提供商业级区块链基础设施的左鹏(金丘科技CEO)……创业维艰,但是我从他们身上看到了上海新一代创业者身上的企业家精神。
正如商业文明联盟创始人、秦朔朋友圈发起人秦朔在文章《2019:“上海不出BAT”可以休矣》所说,在某个历史阶段,上海确实没有出现BAT,但只要有企业家精神的土壤,这种局面一定会改变,只不过是时间早几年晚几年。
成都
来到成都之前,我对成都的印象停留在赵雷《成都》的浪漫中,“和我在成都的街头走一走,直到所有的灯都熄灭了也不停留。你会挽着我的衣袖,我会把手揣进裤兜。走到玉林路的尽头,坐在(走过)小酒馆的门口。”
直到2019年10月12日,我和主编来到成都参加“2019 CCF区块链技术大会”,才对成都有了不同的感受和认识。那天晚上,我们在春熙路闲逛,欣赏这一成都最繁华的地段。
一只名字叫做“I am here”的大熊猫雕像挂在IFS(国际金融中心)的大楼墙边,屁股对着行人,听说很多外地游客跨越千山万水,只为和它留下一张合照。在太古里(成都的时尚地标之一),DIOR门口广场的音乐喷泉,年轻的小情侣围着它拍照摄像,霓虹幻彩下的水柱将成都的夜染亮,是那么的迷幻和诱人。抬头望去,偶然发现在漆黑的夜空中,嵌着一轮月晕,宛如一层薄纱包裹月亮。
成都就是这样一个城市,它的节奏没有上海那么快,也没有那么浮躁。成都的文化底蕴和包容开放,使得不少年轻人既可以生活得闲适,也有很多发展事业的机会,在这里,你可以花上三年时间尝试一个事业,即使是卖咖啡。
成都的区块链创业活跃度在西部城市中排名第一,在全国排名第六。早在2017年,积微物联就与电子科大网络空间安全研究中心、迅鳐成都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组建了西南地区首个区块链研究所。成都还拥有四川商通实业、中国网安、迅鳐成都科技、九宽科技、成都链安等与区块链相关的公司。
《成都市区块链发展战略规划》指出,到2020年,要将成都打造成为国内一流、西部领先的区块链产业高地,为建设“中国区块链创新之都”提供产业支撑。
在“世界向东,中国向西”的战略机遇期,以成都为代表的新一线城市正焕发出蓬勃的经济活力,在发展区块链方面拥有巨大潜力。正如长江学者、电子科大网络安全研究院院长张小松所说,
成都是中国进出口贸易重要枢纽,国际商贸和物流供应链管理、供应链金融对区块链有巨大的应用需求;
成都具有信息技术、软件、互联网产业基础,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区块链产业发展奠定了雄厚基础,大量相关企业可转型或切入区块链产业;
以成都高新区为代表的各产业集群和科技创新高地汇聚了大批国内高水平科技公司与大量高水平技术人才,可以快速造就一批区块链专业人才;
成都拥有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等高校,并在计算机、网络空间安全、管理工程、经济金融、社会学等与区块链密切相关的学科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三亚
每个人都希望在冬季来一趟三亚,感受这里的阳光和张扬,用手触摸海风的温度,聆听波浪拍打沙滩的声音。无论是阳光、椰风,还是海韵、绿荫,三亚都会让你体验到别样风情。
2019年12月1日,我在三亚报道“海南国际离岸创新创业示范区建设暨区块链·数字资产交易技术创新高端论坛”。
会上举行了海南国际离岸创新创业(三亚)试验区揭牌仪式,欧科集团等首批入驻该试验区的企业与三亚市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欧科集团宣布将在三亚成立区块链离岸数字资产交易实验室,后续配套建设区块链大数据研究院、区块链创新应用研发中心等版块,同时设立亚太总部。
这是近几年三亚在区块链方面做出的最大动作之一。
至于区块链,三亚像是一张白纸,欲绘画出美丽的蓝图。说实话,我并不看好三亚区块链的发展。财经作家吴晓波说过,“一座城市有没有未来,要看四样东西——首先是年轻人多不多,然后是年轻的钱、年轻的产业多不多,以及有没有年轻(心态)的政府。这四个‘年轻’,决定了一座城市好不好。”
作为一个以旅游业为龙头产业的城市,三亚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酒店餐饮业、批发零售业、交通运输业等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这些劳动密集型产业为当地人和外地人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尽管三亚有好的区块链政策,能吸引好公司,但是不一定能带来好人才和好产业,一方面,产业基础和科研投入的薄弱注定这是一条艰辛的道路;另一方面,物价高、工资低、树懒式的生活节奏不利于年轻人在三亚发展。
深圳
2019年12月7日晚,在报道完第一天的“区块链技术与应用”科学与技术前沿论坛后,我和同事长民在深圳大学城散步。诺大的校园里行人寥寥,耳边传来鞋底磨擦、篮球击打地面的声音,图书馆里安静而温馨。不远处的教学楼上是“清华”“哈工大”的发光字,新建工地的另一边亮着的是“北大”。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南方科技大学,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聚集于此。
这场论坛是近几年国内唯一一次有五名中科院院士同时在场的区块链会议。论坛上,深圳市副市长王立新表示,深圳总结过去四十年科技创新有“四个90%”:90%的研发人员在企业、90%的研发投入源自企业、90%的科技成果产生于企业、90%的研发机构建在企业。与此同时,为了弥补科研机构和高端人才的不足,深圳在近几年加大基础研究的投入,兴办大学、实验室等基础研究机构。
这场论坛最令我兴奋的,除了现场聆听密码学家王小云的演讲之外,就是找中证登总经理姚前签字和合照。姚前是我在区块链行业里最欣赏的知识分子之一,对数字货币有多年深入的研究,其著作丰富,文笔刘畅优美,颇有魏晋风采。他编著的《数字货币初探》《数字货币研究前沿》《数字货币经济分析》等书,是我目前看到的研究数字货币最为全面深入的几本书,令我不解的是,这几本书的知名度并不高。
从经济特区,到大湾区 “核心引擎”,再到现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深圳的城市地位不断改变。
深圳是最早设立数字货币研究所的地方之一,早在2018年6 月,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已在深圳成立深圳金融科技有限公司, 现在离成为数字货币推广试点资格城市又迈进了一大步。
深圳的区块链专利数排名全国第二,众安、微众银行和深圳市元征科技等三家公司2018年公开的专利数量约占当年总数的70%。
深圳市虽然在政策制定方面落后于杭州和广 州,但是在2017年9月25日,深圳设立了金融科技(FINTECH)专项奖,奖励额度在600 万元以内,重点奖励区块链、数字货币、金融大数据等领域的优秀项目。
2018年4月22日,深圳成立国内第二个由政府主导的区块链基金,基金首期规模为5亿人民币。深圳市发改委11月份最新发布的《市发展改革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2018年第二批扶持计划拟资助项目公示表》中,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金蝶软件有限公司的项目分别获得500万元的资金资助。
深圳就是这样一个城市,它对新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它的心态足够开放,它用于探索和创新。我喜欢这样一句话:如果北京是天下,上海是世界,那么深圳就是未来。在深圳,没有人怀念历史,因为他们正在创造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