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丨链节点CEO屈兆翔:让区块链流行起来,应将其打造成潮流符号
本期密码专访,我们有幸邀请到巴比特合伙人、现链节点CEO屈兆翔,他讲述了很多“不为人知”的巴比特往事,以及五年来的运营心得、对区块链行业创新的思考等,相信你读完也会有所启发,文末更有彩蛋奉上!
2013年的某天,屈兆翔关注了很久的一位大V发了几条跟比特币相关的微博,时值比特币价格剧烈波动期,他在微博上看了好久,觉得这个东西太有意思了,而这位“引路大V”就是后来名噪币圈的李笑来。
走在香港的城市街头,你会生出一种“魔幻”之感,这里是声名远扬的东亚金融中心,但有时连开个收款的银行账户都要大费周章,在香港待了多年的屈兆翔对此深有感触,他隐隐觉得,这种落后的金融基础设施不是长久之计。而在读完比特币的白皮书那天,他的心情就像发现新大陆般,“太颠覆了”,屈兆翔感慨道。
接下来的日子,他频繁上网搜集比特币的资料、研究底层技术,就这样偶然进入了一个小站点,上面集中了大量比特币资讯,更有许多和他一样对比特币感兴趣的人,这是早期巴比特的雏形——界面非常简单,但讯息很及时。
在社区里“泡”了一段时间以后,屈兆翔加了几个巴比特群,群里的话题大多是关于比特币,偶尔也会发一些论坛的运营事宜。不久以后,长铗发布了一项“光之锥”计划,希望从各处招募一批志愿者,翻译一些国外优质文章。屈兆翔觉得这是一个了解比特币更全面的机会,于是当即报了名,在他尝试翻译了几篇文章以后,收到了来自长铗的比特币打赏,最高一篇有0.2 BTC”,屈兆翔说。随后不久,比特币暴涨到了1100美元,使得当时那些打赏成了翻译界“最贵”的稿费。
做了几个月志愿翻译,屈兆翔跟长铗熟络起来,碰到一些特别有意义的内容,长铗会特意发给他,一来二去,屈兆翔也成了半个圈内人。2014年上半年,在香港的屈兆翔接到一个来自大陆的电话,对方说,打算把巴比特做成一家公司,能否请他加入,打电话的人是宋欢平,后来亦成了巴比特的联合创始人。
五月份,屈兆翔从香港来到杭州,见了长铗和宋欢平,看了看巴比特的办公环境,“就是一个商住两用楼里面的两个小小的房间”,几个人坐下来聊了聊,从比特币白皮书到创立公司的种种计划,聊完以后,屈兆翔决定加入。
由于理工科基础比较强,屈兆翔入职以后,首先做的是技术编辑类的工作,后来长铗发现他在运营上也有不少好点子,便跟他商量,以后可以慢慢把社区做起来。“从2014年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我把时间都放在运营上,巴比特的论坛属性也逐渐突出”,随着知晓比特币的人越来越多,巴比特成了读者获取信息必不可少的渠道之一。
巴比特旗下有资讯和论坛两大品牌,承载的是不同的功能,但由于二者在域名上的区别不是特别明显,有时候容易产生混淆,于是今年年初,趁着论坛大改版的时候,原巴比特论坛做了一次品牌升级调整,链节点(ChainNode)由此诞生。
打开链节点的网站页面,用户可以自由发帖、讨论,优质内容会被管理员加精,很像几年前玩过的论坛和贴吧,那是属于80、90后的集体回忆,反观今天,微博和微信占据了社交平台的主导流量,论坛似乎“日渐式微”,然而屈兆翔对此却有着不同的想法。
他举了一个例子,“Reddit是美国最大的新闻聚合平台,细分了超过10万个不同社区,大家可以选择感兴趣的话题发表内容,同时还可以和他人互动, 这个是我觉得特别好、其他竞品难以对抗的地方”,简而言之,尽管目前论坛的人气并不如微博微信等平台,但如果能参考学习类似Reddit这样的创意,加之区块链行业未来几年的发展,空间是可期的。
“另一方面,我们更加强调平台属性,以BTC节点和BTM节点为例,它自然生长,由爱好者或项目官方进行维护,ChainNode 链节点通过连接一个个节点,构建起一个线上的网状区块链世界。就像长铗曾经在一次分享中说的那样,当前的区块链领域有非常多的「大神」,这恰恰说明行业还处于非常早期阶段。随着ChainNode 链节点参与主体不断增多,基于节点间平等的网状关系,这些流量极有可能冲击由大神支配的话语体系,从而真正推动区块链知识的普及和行业走向成熟。”
说到这里,屈兆翔兴奋地跟我们分享了链节点的一个专属IP——链大星,这是一个设计颇为可爱而富有“战斗精神”的海星形象,以代表热情活力的黄色为主色调。问及“链大星”的IP设计初衷,屈兆翔聊到了他对于区块链创新的一些思考。
“跟互联网比起来,当前区块链的参与者体量还是太小,所以现在最需要的就是想办法让区块链流行起来,从而真正的吸引圈外用户,但是怎么样吸引圈外用户?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举个例子,前阵子盲盒炒得很热,你说大家真的特别喜欢盲盒里的东西,我觉得不一定,更多的是它被赋予了一种潮流文化,引申到喜茶等品牌,道理也是类似的。”
“当「懂区块链」或者「使用区块链」成为一种潮的酷的符号,甚至是一种生活方式的时候,我们才算是找到了区块链进入大众人群的引爆点”,屈兆翔说,“链大星是我们在区块链文化方向的尝试之一,希望把区块链的文化通过这样一种形式呈现给大家,而不是一堆冷冰冰的技术和看不懂的术语,当然这个过程肯定会比较漫长。”
诚然,今年的区块链行业较之以往,可谓迎来了某种变局,但依然存在着许多此前受负面消息影响、以及从未了解过区块链比特币的人们,正因如此,区块链需要借助更多“外力”走出去,并且是不那么难懂的方式。
聊了一些“严肃话题”以后,屈兆翔很乐于跟我们分享他最近在做的一些事,比如读书、听课、对自身进行思考,这些都让我们看到,他在工作之外的部分生活面貌。
“我最近有在读几本书,我给你念念,有一本是《免费》,讲互联网的产品逻辑,一本《完全写作指南》,还有长铗的《区块链》,然后第四本是《奈飞文化手册》,还有就是黎万强写的《参与感》,另外一本是《阿里铁军》,都是互联网实践类的,最后一本是研究大众心理的《乌合之众》。”
“这些都触发了我很多思考,我自己做社区运营,要涉及的东西还蛮多的,你得知道用户在想什么、怎么样把你的想法更好地表达出来”,屈兆翔说,“然后我也有在慕课上听一些课程,一个是讲密码学货币的,还有一门是讲密码学的,我就觉得非常有意思,也愿意去做一些深入研究什么的,因为那些教授都讲得特别好。”
屈兆翔在说这番话的时候,语速变得稍快,能让人感觉到他思维的活跃,对于这些事物的喜欢和热爱,同时也显露着他对于行业的某些憧憬。
随后,我们聊到了巴比特开创的“海盗号”,这是为内容创作者们开设的一个专区,但背后有更深层的含义。“海盗是一个向往自由的形象,我们用‘海盗号’这个名字作为创作者名号,跟区块链或者比特币这样一种挑战权威传统的精神,内在是相符合的。”
“巴比特成立八年了,我们所做的事情,也是一个不断探索边界的过程,而且在这八年时间里,我们不是独自奋战,还有许多跟我们一样在守望、相助的人,我们身上都有这种‘海盗’的特质,未来也会秉承这个初心去做事情。”
大多数人进入这个行业,都是出于某次偶然,并不会料想到蝴蝶效应会随之而来,但其中一定有一个因素在主导或引领着你去弄明白这个东西,继而坚定地走下去。
对于屈兆翔来说,这个因素是对于未知的探索,“未知让人好奇,也赋予我们动力”,采访结束时他这样说到。
本文系密码财经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密码财经公众号:mimacaijing;微博:密码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