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矿”从淘汰产业中移除 于佳宁:有利于推动我国专用芯片创新
中国网财经11月6日讯(记者 杨滨宇)今日,由国家发改委修订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正式发布,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正)》同时废止。
值得注意的是,在该《指导目录》的第一次征求意见稿中,“虚拟货币挖矿”曾被列入淘汰产业。而此次正式发布的版本中,该条目已被删除。
据了解,《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征求意见稿)》由鼓励类、限制类、淘汰类三个类别组成。国家计划淘汰类主要是不符合有关法律规定,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严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需要淘汰的落后工艺、技术、装备及产品。
那么,发改委为何会做出这样的调整?“挖矿”是否真的属于“严重浪费资源”的产业?对此,中国网财经采访了火币大学校长、原工信部信息中心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于佳宁。他表示,那这样的调整有可能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
一方面,挖矿产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我国在专用芯片制造领域的创新。
挖矿产业链的最上游便是矿机制造厂商,矿机制造厂商主要进行区块链应用专用芯片的设计。在传统通用芯片制造领域,中国并不具有领先地位,赶超比较困难。但是在挖矿专用芯片领域,因为中国进入的比较早,且一直在不断的更新迭代,目前可以说处于全球领先地位。事实上,专用芯片并不只与挖矿有关,在未来的5G和物联网时代可能会有更多的应用。据了解,目前一些矿机厂商已经基于矿机芯片开发了人工智能芯片,在智能家居、智能城市、智能监测及智能玩具中的语音及图像识别功能及多种物联网领域均有应用。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网信办印发《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实施方案》中便提出了“形成数字经济条件下的新型实体经济形态”。于佳宁解释到,矿机制造产业便属于这个范畴。因为矿机制造既融合了数字经济,又是传统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样本。
“从这个角度来看,挖矿产业的上游是中国领先的一个先进制造行业。如果对挖矿过多限制,也会影响矿机生产,那么便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中国专用芯片的发展。”
另一方面,监管部门或许是对挖矿本身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于佳宁解释到,挖矿是记账型的活动,是以算力给矿工所拥有的记账权设立一定的门槛,本质上可以理解为参与区块链系统运营的保证金机制,一种保护网络安全的机制。虽然能耗可能确实比较高,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并非浪费浪费的。因为要维护一套如此复杂的分布式体系,如果没有这么一套安全机制的话,整个体系将是无法持续运营的。
设想一下,如果不用挖矿的方式想要复制出一套同样规模的系统,很可能会耗费更多的资源。所有的矿场主都在寻找更便宜的电价,而更便宜的电价往往都是一些弃电。
“这些弃电不用也浪费了,现在将它们用来做网络安全的消耗,实际上也是有价值的。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挖矿并非一种资源浪费的行为,也是一种参与数字经济生产过程的行为,是另外一种提升能源利用率的行为。”于佳宁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