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NuCypher聊起,为什么1亿美元是今后项目的标配
昨天NuCypher宣布了新一轮的融资,投资机构璀璨夺目,两轮融资总共1500万美元,总估值达到1.3亿美元。个人觉得这个估值真的不贵,甚至太便宜了些。我反倒是希望NuCypher再融一轮。 因为从项目的Level上,它还没有到Cosmos、Polkadot这种全球强共识项目的级别。 只有到了这种级别的项目,交易所才会免费上线。否则项目只能交钱上所。1500万美元,我觉得这点钱还真的很难上什么好所。
我强烈建议现在的项目钱尽量要融得多一些。
首先,考虑到目前萧条的大环境,钱融的比较充足的话,度过冬天的可能性就大一些。
有一句话我赞同,在币圈,最穷不过乞讨,不死终将出头。对于项目方来说,就是手里有足够多的钱过冬。现阶段完全可以减少PR活动, 但开发进度一点都不能落下 。怎么保持高频率、高强度、高质量的开发,拼的就是储备资金。项目方可以问一问自己,你有足够多的钱雇佣开发者写代码吗。你能保证路线图如期完成吗。开发进度的拖延不是好事。一次两次拖延可以容忍,反复拖延那就是流氓行为,投资者对项目的印象也会直线下降。
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就是拿好你手里看好的现货优质资产,不要去玩期货。玩期货终将难逃爆仓。持有现货最多被套牢。
为什么在币圈的寒冬之时又重提此事。因为最近听到很多令人惋惜之事,很多币圈大V、身经百战之人竟经不住诱惑去玩期货然后爆仓了。这就是熊市中末期的典型特征。因为现货赚不到钱了,然后抱着回本的心里去玩玩期货,结果一发不可收拾,控制不住自己,爆仓了。
说回项目方。为什么项目方钱要融的多一些。 因为中心化交易所太强势 。上币费都是天价。文章开头我已经提到一些了,这就是我为什么希望NuCypher再融一轮的原因,因为我不觉得1500万美元能上什么好的交易所。
再深入一点这个问题的话,那就是正常上币为什么比IEO上币好。因为成本。 正常上币和IEO上币就是代币经济、上币费、代币定价之间的一个三角平衡问题。 正常上币的优点:代币经济会稍微好一点,不至于像IEO一开始小于10%的很夸张的微小流通量。以及代币的定价会低一些。缺点就是项目方烧的钱要多一些。
我是强烈支持项目方正常上币的。对于一个项目的长远发展来说,请你正常上币。IEO的“锁仓”拖累了太多优秀的项目。
一个项目的基本面再好,团队再优秀,代码再勤奋,题材再新颖,也敌不过IEO的锁仓机制。
第三, 对于机构来说,1亿美元估值的项目比较适合介入。 拿NuCypher举例,所有机构加在一起,投了1500万美元,占10%左右,整体估值达到1.5亿美元左右。我们假设有20家机构投了,平均每家机构投了75万美元,大约400万RMB左右。这么一算的话,还是比较合适的一个投资体量。
很多人嫌NuCypher太贵,我们先站在机构的角度考虑一下。假设整体估值1500万美元,按照上面的算法,每家机构投40万RMB左右。才40万RMB。开玩笑吧。机构连塞牙缝都不够。一个稍微正常点的机构,如果只投了一个项目40万RMB,一定是羞于启齿的。
当然这个只是极端算法。我们把目光稍微放长一点,看看2020年即将上线主网的一众项目:Solana、Near、Coda、Nervos、Polkadot等等。如果有哪一个项目的估值小于1亿美元,我直播吃翔。
第四, 是对于主流投资者来说,估值在1亿美元以上的项目容易在二级市场介入。 说简单一点吧,你在二级市场买100万RMB的货,这个币的涨幅波动会有多少。如果涨了30%甚至以上,那么这就不是一个好的介入标的。因为是在币圈,要求降低一些:100万RMB买货,5%以内的波动,那这个标的还算过得去。
我觉得我在币圈成长了。因为我终于从一个只看流通市值的韭菜成长为一个既看流通市值又看整体估值的韭菜了。看的指标多了一个,但韭菜的本质却没有变。
只看流通市值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今后的加密货币市场将愈发成熟。从前为什么我们一点不看整体估值。因为赚钱太容易了啊。1天3倍。2天10倍。
今天我们翻译了一篇Coinbase上币效应的文章。一时间把我带回到了从前的记忆,遥记17年的时候,0x Protocol这个项目最大的Fomo点竟然是:它要上Coinbase。 如此单纯、不做作的快乐时光,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所有事物都在变,币圈在变,一直在变。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本身。
读罢全文,可能你仍然觉得不服气,还是觉得这些项目都太贵。但是索索想和你说的是,这就是币圈的历史进程走向,不会因为个人的意志而改变丝毫。甚至根本说不上是意志,只是站在你立场上出于你利益考量的一厢情愿。
接受现实是成年人的基本自我修养。
作者:索老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