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t logoMyToken
总市值:
0%
恐慌指数:
0%
币种:--
交易所 --
ETH Gas:--
EN
USD
APP
Ap Store QR Code

Scan Download

如果人类永生会怎样?这是科幻作家眼里的5G和区块链遐想

收藏
分享

9月7日,由南京链网移动科技研究院、巴比特联合主办的中国5G链网产业创新峰会于南京江北新区研创园召开。

当天,来自中国的顶级科幻作家和区块链创业者围绕万物互联,数字永生展开了一场5G与科幻的论坛。人类永生会不会来?如何永生?永生是不是好事?这些话题在林天强(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副院长、科幻作家)、李世恩(国际信息发展组织主席)、刘兵(清华大学教授、科幻作家)、张波(数秦科技联合创始人)、江波(科幻作家)、郑军(科幻作家)、顾备(科幻作家)等人的讨论中变得生动有趣,发人深思。以下内容来自巴比特现场报道。

18143813

▲从左往右:林天强、张波、顾备、刘兵、郑军、范磊

李世恩:用数字经济及创新推动可持续发展,是挑战,也是机遇

从人与机器的互联到万物互联,从生活到生产,从物理世界再到数字世界,5G时代随着物联网、车联网、工业互联网等应用的实现,工业、物流、运输、能源等行业都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新机遇,它将带动各类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

5G时代、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与实体经济将在更广泛,更深程度,更高水平融合,加快实体经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

5G时代坚持自主创新与开放合作,是自然的趋势,在数字时代,自动化、机器人、信息通讯技术、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开发日新月异。

18356604

▲左一顾备,左二刘兵

刘兵:数字永生,这将打破现有的社会规则和价值观

永生一直是常见主题,随着数字化技术、5G网络的发展,这种幻想似乎也有了可触及的可能。过去人们想象的永生是炼丹或修道,但还是有寿命,但数字永生呢?

讲一个故事,缸中大脑。如果大脑被剥离出来,神经连接到计算机,这个大脑可能不知道自己在这个缸里,感觉跟活着一样。

如果身体从一开始不存在呢?纯意识的永生大脑。这会给社会带来麻烦,如社会的价值观、哲学,以及对生命的理解都会发生剧烈变化。做技术要是不考虑这件事,结果不会好。

你为什么努力学习,因为你的生命有限,如果永生,你不会有紧迫感,天天可以睡懒觉,因为时间无限,你还有机会在未来念你的博士。

现实世界鼓励正确,惩罚错误,比如监狱判刑,其潜在依据是生命有限,但永生后怎么办?有没有惩罚的可能性?

当一个永生的人他觉得自己活着很没有意思,他有没有权利结束自己的生命?有没有方式去结束?也许那个时候不能结束反而变成了最大的惩罚。

我们认为,科幻应该要有一个前瞻性,预见性,应该有更超前的意识去关注。永生只是一个技术的词,但它会带来正面的或负面的本质性变化。

18070006

▲张波

张波:整个数字地球正在形成新的框架

我们可以用5G+AR/VR+全息影象来保存和回顾亲友的影像。全球数字人生已经诞生了,通过SIRI,通过交互式的系统甚至可以对话。

永生是终极梦想,但在物理世界探索困难,在数字世界里永生更容易。我们也在探索这里面会存在哪些问题,比如把数字人生放在云上,那么提供这种服务的公司肯定会收费,如果因为费用,因为黑客,你很有可能失去数字世界亲人,这个时候怎么办?

5G和区块链两个技术诞生的时候是两个平行的宇宙,没有关系。当我们这帮人在这里探求,这两个平行宇宙奇点在哪里,这些技术和科幻的基点在哪里?它会不会来?

对于数据而言,在互联网时代里,数据是天然为了分享而设计的,我们要实现数字人生,要永远的流传,甚至去使用,去交易,至少要把这个数据的确权做下来。

我们有一个预感,现在整个数字地球正在形成新的框架,未来几年最大的变量就是5G、区块链这些技术,我们应该共建这个链网,这个链网还非常小,如果到了一定数量级的时候会产生什么化学反应,现在的人是没有办法预知的。

但是,数字经济里面的科学家、文学家,我们应该去跨界,去融合,一起去构建这个世界框架。

16431483

▲江波

江波:人工智能有朝一日可以产生数字生命

在我看来,万物互联是在做一个基础准备,它把所有东西都智能化了后要产生非常大量的数据,这些数据存到了某一个终端上面,人工智能可以通过搜索去读取。

人工智能对世界的感知方式可能跟人类有很大差别,甚至完全不一样。比如我们看一个杯子就是用眼睛,人工智能可能是根据数据,它不用眼睛。

数字永生实际上针对的是在数字世界当中产生的生命,或者说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有朝一日可以产生数字生命。

数字永生分三种,一种是记录影像或是思想,我们已经实现了。

一种是虚拟的人,人工智能,我们已经站在了一个门槛上,可能在未来的二三十年会出现一个真正虚拟的,带有强烈自我意识的存在。

最后一种可能是大家最想达到的,但我认为是不可能实现的,就是把自己数字化,一直活下去。

一个哲学上的问题,当你这样复活或者重构和你一模一样存在的时候,他并不是你。人不可能同时踏入同一条河流。你在数字当中复制一个你,那个你和现在完全是不一样的,即便他是永生的,你还是得死。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你只能把你这辈子过好。自己的个体叫做人生有限,且行且珍惜。

17063208

▲郑军

郑军:物资消耗是永生带来的真正问题

我看到一个调查报告,2000年以后在发达国家出生的孩子预期寿命是100岁,像南京这样的城市,现在生的孩子都会活到22世纪。

我们知道一个中国人每三年要用掉一吨石油,每两年使用一吨钢铁,每六年消耗的淡水能罐满一个标准的游泳池。

如果平均寿命延长到100岁,我们不会希望老的时候生活水平比现在差,至少要和现在一样,这个寿命背后是物资消耗量,这是长寿带来的真正的现实问题。

数字永生,大家不用钢铁,不用水泥,不用石油,不就节省这些东西了吗?

是的,有一个电影讲一个科学家把自己的意识变成数字输进电脑,他进去之后并没有减少对现实资源的消耗。你想想,你如果变成了电脑,你就可以直接指挥各种智能硬件,你消耗的资源很可能比现在大得多。

顾备:未来已来,人性还在原地踏步

我可以告诉大家,未来已经不是未来了,未来已经是现在了。大家一直在说拐点,有说30年,也有说70年,我想说你不用管什么时候来,你活着的时间它就一定会发生。

人类做好准备了吗?没有,科技创新是日新月异的,边缘学科会创造一个个新的产业,它们每天都在颠覆我们的人生。一开始是小的变革,然后变成一个产业革新,最后带来整个人类社会的变化。可是,我们人性还停留在原地。

科幻已经不再是文学,为什么?因为科幻已经成为引领人类科技发展的驱动力。谷歌实验室、微软实验室都聘请了科幻小说家去引导他们,因为科幻在关注人类可以朝哪个方向发展,科幻是一个科学逻辑,而科学逻辑是可实现的。

科幻是预判保护人类安全的防火墙。因为人类科技发展速度太快了,刹不住车,就像是在迷雾中一样,速度太快的时候没有办法看到很远的东西,我们只能用科幻的方式给它加一个望远镜,让它看到100年以后是怎么样的。

有些东西必须要提前立法,伦理、道德未来越来越遇到挑战,因为科技发展太快,人类的思想跟不上,无论是道德还是伦理都会出现重大问题,而人类的立法从来都是滞后的。结构、社会出问题了,但是没有法可以治它。

人类的未来是在人类的手里,可我们做好准备了吗?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MyToken(www.mytokencap.com)观点和立场;如有关于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