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 Space 主题包括 Alpha 投资机会与行业信息获取、AI 工具使用及市场周期与热门赛道分析,出席本次 Space 嘉宾共三位,分别是 Gate.io 首席商务官的 Kevin、Gametaverse 研究负责人 Justin(CaptainZ)以及独立研究员 NingNing。
后续哪些领域将迎来爆发?
Kevin: Memecoin 大家都喜欢,但是许多圈外用户都无法理解 Memecoin 有什么用途。实际上 Meme 这个概念不是 Memecoin 开始的,也不是互联网开始的。Meme 是一个很好的概念,只要大家都有这个文化,或者有共同的记忆点,就可以是一个 Meme。我无法预言哪个 Memecoin 能够跨越周期,但我觉得这个板块一定会留下来,例如股票中就有一些 Meme Stock。另外我自己非常喜欢游戏,我觉得 AI 在游戏上面还有很多应用,同样是一个非常好的板块。
Justin: 现在处于一个牛市周期,那从币价的角度来讲,我觉得所有赛道接下来至少三五个月应该都会涨,但是会有一些比较突出的赛道,我个人认为 AI Agent、Meme 以及 deSci 这三个赛道机会更大。
NingNing: 其实前面那波行情有点踏空,大家谁也没有想到,或者至少我没有想到拉得最猛的是那种老山寨,像 XRP 这种可能很多新韭菜或者新入场的同学们压根就没有听过这些币,然后他们表现非常亮眼,但是我觉得就是这经过这一次的这种激烈的回调,整个市场它的板块会重新轮动,逐渐会切换。我比较看好的还有我们这个币圈原生的形式,主要是两大块,一个是链抽象,另一个就是 AI Agent,当然有很多人在玩 AI Agent 的时候都是当 Meme 玩的,比如ai16z,ELISA,也包括 GOAT、ACT。但是现在这个事情好像正在发生变化,最近这个 Solana 在做黑客松的时候,他们现在都开始转型成一个有开发团队在持续地迭代(的项目)。
我自己个人的判断就是说,其实今年的 AI Agent 并不是什么牛市,而是一个非常早期的一个新趋势的萌芽,然后明年等 OpenAI 发布了商业化的 AI Agent 的话,会掀起一波真正的类似于这种 DeFi Summer 的这样级别的一个增长机会,所以我觉得这块可能要非常值得看。另一个就是链抽象,因为这个川普上台之后监管政策会有很大的变化,然后这个链抽象会彻底改变我们现在的这个产品范式,可能会有很多 Web 3 堆栈构建的超级金融 APP 会拿到一些牌照,然后他们可能会在美国像 to C 金融消费者可以去拓展市场,也会带来很剧烈的增长机会。
行业内每天产生海量的信息,平时如何获取资讯,筛选潜力标的和项目?
Kevin: 就拿 Meme 板块来说,有时我看到了 Memecoin,但却没意识到它已经出现,甚至在一些交易平台上都错过了抄底机会。有时候,即便看到了代币却不了解其背景,所以也难以判断是否值得投资。
我觉得币圈的人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往往只关注币圈内部的事情,而对币圈之外的信息关注较少。就像 NingNing 提到的 AI 的发展,像 OpenAI 的情况,甚至一些产品的出现,它们虽然不一定与某种币的周期直接相关,但却会对整个生态产生影响。还有海外的一些 Meme,我们有时只看到 Memecoin 上线了,却不了解其背景和团队情况,甚至连它们为何火爆都不清楚,这都是我们需要注意的地方。
至于币圈内部的资讯获取,像 CMC 或者各平台的月报等都是常见的渠道,这方面大家应该都比较熟悉,但我建议大家还是要多关注币圈之外的信息,拓宽视野,以便更全面地把握市场动态和潜在机会。
Justin: 我每天早上 5 点起床,之所以选这个时间,是因为早上 5 点到 8 点之间较容易出现有潜力的项目。我从这个时间段开始看盘、扫链。所谓扫链,就是利用像 GMGN 这类工具软件设置筛选条件,比如我通常会设定只关注市值在 200 万以上的项目。符合条件的项目会显示其网站、Twitter 等信息,要是连 Twitter 都没有,我就直接略过不看了。如果有 Twitter,我会点进去仔细查看项目情况,弄清楚它是做什么的。接着我还会在 Telegram 里搜索,我加了很多群,看看其他群里有没有人讨论这个项目。同时,也会在 Twitter 上搜索项目的合约地址以及名字,看看有没有博主在讨论,借此确定项目的叙事角度,了解背后有无大的 KOL 或者机构为其背书,再查看它当下的市值,以此来决定是否买入。这个过程大概会持续到 7 点多。
在信息获取渠道方面,Twitter 是最为重要的。其次,像 Odaily、Foresight、律动这些圈内行业媒体,我也会大致浏览一下首页,看看有没有深度好文章,有的话就仔细看看。我不太看群内消息,因为我加的群多,消息繁杂,只是在需要查找某个项目时,才通过搜索的形式看看有没有相关讨论。
这和我聚焦的 AI agent、Meme 这几个新赛道有关,这些赛道新资产不断涌现,所以我获取的消息往往比较新,甚至可能在其他 KOL 或者散户还没发现的时候,我就能先知晓。
总之,对于我关注的这些赛道,Twitter 是我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而每一次抓住“金狗”项目,背后都是对项目深入研究的成果,并非轻易可得的。
NingNing :我和 Captain 的思路比较一致,之前沉迷炒 Meme 时,我也会扫链。不过我比较依赖群友的消息,我们群友有各种奇特的信息渠道,能很早发现一些有趣的项目想法,这里面有金狗项目,当然也有不少坑。我们遵循一个原则,就是不论成败,这都很正常。在当下,发掘信息主要存在这样一个问题:无论是 Twitter 信息流,还是 GMGN 等工具所提供的信息,对于早期筛选项目来说,信息量都比较繁杂沉重。我们可能需要综合各类数据信息,比如看到某些数据后,还要结合像 Bubble,或者更专业的 Akham 等其他工具来辅助判断。而金狗项目的机会往往稍纵即逝,可能晚一分钟甚至两分钟,就会错过上车的最佳时间窗口。所以,目前在这方面,我觉得还是有可以迭代和改进的空间,以便更好地满足大家在链上 PVP 的需求。
前面提到很多 AI 内容,Gate 最新推出的 AI 产品包含哪些独特功能?
Kevin: 现在我不想从 Gate 的首席商务官角度,而是从个人角度来谈谈。我在银行工作了十多年, 2005 年进入银行时,亚洲地区的相关交易才刚开始,之后到 2015 年,虽尝试将 AI 融入交易领域,但因各种因素未成功。然而现在在币圈看到了曾经期望的应用得以实现,这让我很感慨。接下来谈谈 AI 的应用,主要有三个方向。首先是选币方面。之前秦老师也提到在市场中如何选择的问题,我睡觉比较晚凌晨 2 点才睡,也没时间去关注那些信息,但 现在的选币 AI 很厉害,它不仅能筛选出币种,还会说明选择的原因,而不是等行情延迟很久后才给出结果,避免了无法抄底的情况。
其次是深度教育机器人,也就是 Ultra AI。它不仅能给出交易选择,还将回测结果呈现出来,让用户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去选择交易策略,实际上是利用 AI 对过去的交易经验进行处理,并提供给用户参考。
最后,考虑到如今信息量大,资料众多,用户难以看完所有内容。以比特币为例,当用户选择比特币后,按下按钮,AI 就能给出关于比特币近期的总结,比如昨天为何下跌等信息。对于其他文章或者直播(像我们今天这样时长一小时的直播),若用户没时间去看,AI 也能提供文字总结,方便用户快速了解关键信息。
这三个方向的 AI 应用,旨在帮助币圈用户在信息繁杂且币种众多的当下,更好地利用信息进行投资决策。
什么时候可以体验到这些产品?
Kevin: 如果你们有 Gate 的账户,现在就能看到相关功能。这里不是买卖建议,但是在 Gate 平台上有一些免费的内容可以使用,比如可以查看资讯,还能看到 AI 生成的不同文章或者币种的总结,大家可以先去体验一下这些功能,看看是否有用,然后将使用感受反馈给我们,这样我们就能依据反馈对 AI 功能进行优化。
项目上线后,通过哪些基本面和消息判断未来走势?
Justin: 如果一个币种已经在交易所上线,那我肯定会关注它的 K 线情况。而在基本面信息方面,我主要会看行业媒体的新闻,像 Odaily、Foresight 等。之前也提到过,我每天会把行业媒体首页的所有内容浏览一遍,从中寻找自己感兴趣的文章,再进行深入研究
NingNing: 在判断某个具体币种走势时,对于值得关注的基本面和消息面变动信息的获取,我目前比较依赖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垂直媒体,例如 Odaily 这样的垂直媒体;另一方面是 Twitter 信息。而关于基本面,我认为很多时候需要查看项目的原始文档。通常我会借助 Claude 来帮助我阅读和理解这些文档,我会与 Claude 进行交互沟通,通过多次交流,它能够为我勾勒出一个相对清晰的项目基本面轮廓,从而帮助我快速理解项目的基本面情况。
是否有指标类工具,判断行业所处周期和拐点
Kevin: 在币圈,我们会关注一些特定指标。比如,我们会留意美国那边的市场周期,实际上在今年年初我们就有所讨论,不过当时还没有深入探究,下一年或许能看得更清楚。这不仅与币圈的资金流量有关,还会影响到其他金融市场,如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所以这类信息非常有用。我个人还会关注一些微观指标,其中 “恐惧与贪婪指数” 让我觉得很有意思。这个指数的名字起得很好,它能反映市场情绪。当指数显示市场处于贪婪状态时,其实并不是好事,意味着市场可能过热;而当处于恐惧状态时,人们又往往不敢买入,比如两年前比特币价格上万时,很多人因为市场下跌而不敢买入,后来比特币跌到 14000 甚至更低。但现在情况不同了,市场行情较好,很多不懂币圈的人也开始入场,像我们的家人也会问怎么买比特币。然而,正如之前 Justin 和 NingNing 所说,这些人缺乏在币圈分析资料和投资的经验,这种盲目买入的状态不太好。所以,“恐惧与贪婪指数” 对我们来说具有警示作用,能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市场情绪和投资时机。
Justin: 在这方面,我将其分为两类。宏观层面,我会关注美联储的财政政策,判断当下处于紧缩周期、通缩周期还是放水周期,同时也会留意特朗普政策方面是否有重大支持举措。从具体指标来看,我常用 Trading view,重点关注两个指数。一是比特币的市占率(BTC.D),当前比特币市占率在 56% 左右,依据前几个周期的经验,如果该比率跌到 40% 左右,比如 38% 至 39% ,我会认为市场达到了阶段性顶部。另一个是我较为关注的 USDT 的市占率(USDT.D),目前这一指数在 4% 左右,倘若该指数继续下跌至 2% 左右,我会觉得我们这个行业到达了阶段性顶点。
NingNing: 我和 Justin 在方法论上有很多相似之处,我尤其看重市场周期。我甚至觉得事件对市场的影响通常只是短期的,甚至微乎其微。就拿近期量子计算突破以及微软拒绝将比特币纳入资产负债表这些事来说,当下看起来可能很具体,但从长期趋势来看,几乎没什么影响。与之相比,我更关注像货币周期、美国经济的美林时钟周期,甚至更大范围的康波周期等内在的周期性力量,以及短期的季节性效应。在各类金融市场,包括美股、A 股和我们所在的加密市场,基本每年都会有春季行情和秋季行情。当然,这些行情会因外在周期的不同而有所变化,比如来得早晚、幅度大小、结束的早晚等,但每年这两个行情是基本存在的。当下,我们正处于秋季行情之中。这波回调可以从很多角度找原因,像是圣诞节流动性回落、前期拉升过快引发止盈动力,或者从其他角度也能找到各种理由。但我认为这并不影响秋季行情的持续性,毕竟秋天还没结束。也许圣诞节会有一个行情调整期,但鉴于此前已经快速挤压过了,我觉得圣诞和春节行情反而可能保持相对强势。而且特朗普正式上任后出台的一系列政策预期,可能会迎来更猛烈的春季行情。所以,至少我自己觉得还是采取右侧交易策略比较好,不要过早地止盈。
AI 产品目前的瓶颈有哪些?有哪些可能变量可以放大 AI 行业的应用?
Kevin: AI 这两年虽然很火,但其实它已经发展了很久。我在 2001 年上大学时就接触过自然语言处理相关的 AI 知识, 2014 - 2015 年还利用机器学习通关了超级马里奥游戏。如今,生成式 AI 让 AI 与普通人的互动增多,大家都在关注 AI,但我们要明白,AI 是逐步发展的,并非一蹴而就。从 2001 年到 2015 年,再到之前从事教育工作的十多年间,AI 一直在慢慢进步。现在大家对 AI 的期望过高,就像当年物联网刚兴起时,大家都在争论 Internet Explorer 和 Firefox 哪个更好,而现在大家都在关注 OpenAI 的 ChatGPT、Google 的 BERT 等基础架构层面的东西。实际上,我们更应关注应用场景,当 AI 发展到像手机 APP 一样,大家不管其背后的技术,只要能用就好,那时焦点就会回到应用上,这也是 AI 未来的机会所在。
Justin: 自 ChatGPT 去年推出,我就深入研究 AI 方向,思考其创业和投资机会。去年只有大语言模型,功能稍有欠缺,主要用于学习研究和翻译。今年 AI agent 出现,它是具有执行能力的大语言模型,接入 API 接口后可应用于各行业。但目前 AI 的瓶颈在于准确性,去年使用大语言模型时,其输出结果有百分之二三十的概率出错。在金融领域,无论是市场分析还是交易,错误都可能导致资产损失;在教育领域,错误知识会对知识体系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我希望未来 AI 和 AI agent 在准确度上能有更好的提升,并且能真正应用到各个行业。
NingNing: 我是 AI 的重度用户,行业内的 AI 应用与传统领域有很大差别,主要指向 AI 的自主觉醒和 AI 成为独立个体这两个叙事。在现代法律体系下,银行不会给 AI agent 开独立账号,但加密货币可以为其创建账号,像 ai16z 的 Elisa free framework 就支持在特定环境下给 AI 创建钱包地址,使其成为有财产的独立个体,不过目前其地址多处于隐私阶段未公开。此外,AI 的自主觉醒方面,像 GOAT 等类似 “邪教” 的现象,未来可能会演变成如 AI wife 等形式,或者与其他系统如 DID 系统产生连接,形成经济循环,以应对 AI 带来的大规模失业问题,当然这只是个人猜想,但未来可能会有很多故事发生在这个领域。
Gate AI 产品的未来目标与计划
Kevin: 关于产品的具体功能,我目前无法一一列举,因为我们的业务线繁多,也不确定哪个功能会率先推出。但我们有一个明确的目标,那就是 “给予创新以社群,而非给予社群以创新”。这意味着我们每一项创新的功能,都是为了让用户的每一笔交易更加简单、高效,全面提升交易体验。我们不会为了创新而创新,或者单纯为了使用 AI 而使用 AI,这与 Gate 最初 “Gateway to Crypto” 的理念一致,始终秉持用户优先的原则,先致力于将用户体验优化到最佳,然后再融入相应技术。这就是我们产品功能的下一个目标。
C4启动KOL孵化学校,赋能下一代加密货币内容创作者
更高效的KOL进化之路。
梳理了300条加密预测后,我们发现了2025年最受关注的五大主题
到2025年,AI Agents的数量预计将超过100万。
下一个万亿机会,如何把握Crypto+AI的跃迁浪潮?
我们正处于加密行业下一次“起飞”的前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