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0字,教你构建超实用“DeFi投资方法论” | 强烈建议先收藏
9日晚,巴比特《8问大事件》如期开讲,主题为《DeFi趋势,你先知》,主持人是公众号“DeFi小当家”屏风,嘉宾则是优证链通联合创始人周志强,以及加密投资者、公众号DeFi进化论主理人何太极。
怎么描述这场对话呢?炸裂!超级震撼!绝对不能错过!我不会吝啬任何溢美之词。在巴比特编辑记者群,大家的感觉是:全程烧脑。三人的对话就像开了100码的车,而观众只能以60码的速度拼命跟随。
看完这场对话,你将获得以下收获。
1、 超有逻辑的DeFi投资方法论+财富密码。
2、 对以太坊、BSC、Heco等公链和热门DeFi项目的全新认知。
3、 站在人类金融发展史的角度,看今天DeFi所处的位置,以及它何以颠覆传统,成为新金融基础设施。
4、 摒弃短视,构建宏大的、长远的加密货币认知视野。
5、 很多无法描述的新认知。
好了,让我们即刻出发,进入DeFi新世界吧。以下内容经巴比特整理,共计8000余字,Enjoy。
屏风:请聊一聊2021年DeFi的发展逻辑、趋势?
何太极:
现在各个赛道基本上都有项目,甚至分类特别细。所以现在不是从0到1的创新,而是从1到N,开始拓展用户量,做更多可组合性的尝试。比如说2层网络。
我把DeFi分为两个象限,一个横轴,一个纵轴,这两个方向上都会有很多创新。 横轴就是信用扩张,资产证券化的创新。目前资产种类还比较少,主要是原生数字资产(项目代币)。DeFi很重要的是足够的资产量,那才能做更多业务。纵轴就是杠杆化为主体,探索不同的杠杆化的新方法,包括对风险的分级、收益优化、风险优化、杠杆的优化组合等等。
我们自己一直在研究创业的逻辑,思考行业有哪些机会,我们用这个逻辑去做了一些投资。
追热点很容易死,因为大量项目都是早期项目,还在“市梦率”,在靠想象支撑价格的阶段,很多项目是没有用户的,如果我们把流动性挖矿剥离,把牛市的背景剥离,大量项目可能出生就死掉了。
周志强:
DeFi项目跟很多传统项目的区别是非常大的,DeFi底层有一些可落地的真正价值存在,尽管落地没有那么实,因为还没有真正赋能实体经济。不过很多DeFi代币的投资人也不是所谓的价值投资,他们投资UNI的逻辑和投资BSV之类的古典币圈Token是一样的。所以,在投资人组成上,DeFi跟古典币圈币本质上非常像,只是DeFi的标的价值支撑更实在,不是纯靠共识。
总的来说,DeFi代币和整个市场还是存在联动的上涨和下跌。所以,谈DeFi的发展,你很难不谈整个币圈的发展。
现在的DeFi毫无疑问是泡沫阶段,UNI全流通市值300亿美金,相当于去年年底人们给Coinbase的估值,当然现在Coinbase估值1000亿,但人家有4000万用户,两者在规模和合规性上不可同日而语。
UNI为什么能撑起这么高市值? 核心原因还是人们对它的预期非常高,而且这个泡沫还能继续往上涨,所以还是有投资意义。不过需要注意,投资的性价比不一定很高。
我个人看法是今年下半年可能还会有最后一波上涨,然后会经历比较大的回撤,这个过程也恰好是DeFi去泡沫的阶段。这个回调可能是各国货币政策正式收紧的时候。
参与DeFi创新的团队还非常多,大家相信它会是未来的金融基础设施,哪怕到了熊市,产品创新不会停的,很多价值项目会真正破而后立,创造更大的想象空间和真实价值,那个时候入场对很多人来说是很不错的。
何太极补充:
市场过热大家问还能不能涨,应该还能涨,什么时候结束不知道。没有人能够预测这个东西。DeFi从本质上说,它的周期性可能跟整个币圈的周期性有一个很大的差异。
DeFi代币的估值其实更像对初创企业的估值逻辑,以前币圈的项目没有实际用途,大家炒的都是信仰,热情。但DeFi项目,业务基本面非常好,发展非常快的话,它的价值和价格不会偏差太远。 即便短期被带下来了,大家很快也会认识到它的价值然后快速反弹。基于这样的判断,我们觉得DeFi会走出自己的周期,而且它的周期变化会很快。
另外,基于DeFi产品的高度可组合,它提供了大量的金融工具,这些金融工具确实会加速它的波动,使得DeFi项目会有独立的周期。
当然,短期看比特币体量最大,DeFi体量非常小,DeFi会受整个市场的影响。
周志强继续补充:
DeFi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它可以印钱。大家知道,之前很多人说USDT掌控了整个市场,它疯狂印钱BTC就暴涨,它停止印刷时市场会回到熊市,客观上我认为确实如此。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基础货币在一个经济系统里面的重要性非常大。 在DeFi里,比如Maker DAO有25亿的印钞量,它就像央行,你拿资产抵押可以创造一种全新资产DAI,每发行一个DAI,你就为市场的基础资产增加了一个基本量。像BSC上的Venus,它也在尝试接触稳定币发行。你会发现,这样的项目正在涌现。
当泡沫长得很大,即将要破的时候,防止它破掉最有效的办法是什么?传统金融市场已经证明了,是印钞,印钞能让泡沫长得更大,使它暂时不会破。
回过头来讲,全球的各种资产它都可以自由的找到各种各样的DeFi协议,从而完成货币增发,提高流动性。因此,DeFi的泡沫会比大家想象中破掉的难度要更大一些。
屏风:随着以太坊手续费走向历史高位,BSC、HECO等交易所公链爆发,你们怎么看这些项目的发展?
何太极:
我们观察到,有些项目把以太坊上成熟项目的代码直接抄了,重新做一个前端放到其它公链上,然后以公平发行为借口来发币,实际上他们自己大资金直接进去挖。所有项目都是以割韭菜为目的。这样一种大背景下,其实很难有好的创新的东西诞生。
但我不是说完全不看好BSC或是其它链,我觉得是它们有两个价值。
第一,它会变成非常好的沙盒。 现在以太坊上做开发的成本特别高,当你做一些不太确定性的测试时,在BSC上做成本就非常低,那你可以测试整个项目和代码的成熟度。
第二,客观上它让很多没有接触DeFi的人低成本体验DeFi。 最后他有可能会迁移到以太坊上,变成以太坊的DeFi用户。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投资者是追着优质资产跑的,你会发现以太坊上的投资机会和BSC链不可同日而语。当投资者越来越成熟时,他们会自主迁移到以太坊生态里。
周志强:
交易所公链本质上是一种非技术意义上的“Layer 2”解决方案,就是说当以太坊非常拥堵时,你可以去另外的一个金融基础设施实现一些金融需求。比如把资金调到BSC上做交易,速度非常快,体验也很好,手续费也便宜。这和现有的Layer 2方案有什么区别?
从这个角度看,Layer2被认为是个重要解决方案,交易所公链具有同样的重要性。这也是为什么近期BNB、HT涨这么猛的核心逻辑。
Layer2这个东西本质上是为了效率、匿名等等特殊需求而架设的新层基础设施,毕竟以太坊一层不会解决所有人的需求,从这个角度来说,未来Layer2会逐渐演进不同方向,解决以太坊解决不了的问题。 比如现在是效率,(因为以太坊2.0还没落地)但是未来应该还会是匿名或者说专注某种业务类型的差异化Layer2能生存下去。
目前从规模来看三大DeFi公链,在以太坊上面稳定币体量在360多亿美金,BSC是20-30亿美金,Heco是10亿美金,可见它们之间还存在一定差距。
屏风:交易所公链的终局,会是怎样的?
周志强:
我认为它们会一直存在,比如BSC和Heco。 我认为,未来各个链之间的流动性将会自由打通,从用户使用金融服务的角度看,就只是打开不同的网页而已,背后,你打开的是以太坊的Layer1,还是layer2,还是BSC或者其它,用户可以不在意。
目前的用户都在做协议层的交互,未来用户还是都会在产品层面做操作。所在协议层的创新,未来人们真的可以不在意底层是什么,谁能做更好的流动性,更低的手续费,前端产品就会接入哪个协议,用户使用的还是产品。
因而,我认为以太坊并没有把BSC这类彻底打死的能力,只能说它有长期、大幅度保持领先的潜力。未来BSC会自然演化出差异化的定位。从规模角度来说,随着以太坊2.0、EIP1559等方案落地,它的优势会逐渐扩大,它会对其它公链造成一种长时间的挤压。
何太极:
终局这个东西很难判断,但目前来看, 以太坊的GAS费肯定是不可能再便宜下去了,即便你用了二层网络或是分片,因为它的用户只会越来越多,对一层的需求量只会越来越大。
未来,可能大的交易,重要的交易在第一层跑,其它的都在第二层,而第二层的概念也会越来越广泛,不光是今天看到的各种解决方案,也包括BSC这种链,甚至是传统的机构,我觉得传统机构未来可能会成为更大、更重要的二层解决方案提供商。
从这种角度看,它们会长期共存。
屏风:交易所公链,我们要去参与吗?对上面的项目,我们有什么样的评判标准?
周志强:
从真实用户需求角度来说,如果你有金融服务需求,BSC、Heco上都有一些项目可以满足你,只是说取决于利率哪一个更好,安全性更高。我个人同时在用三条链上的借贷服务。当然这类用户数量会少一些。
本质上来说,BSC、Heco跟以太坊的安全性都差不太多,因为另外两家基本都是直接在以太坊上改出来。
相对来说,确实可能有一些不法的人更愿意去到Heco、BSC,这其实跟链本身没关系,它是一种概率事件。以太坊上也存在跑路项目,还有各种黑客攻击。所以大家玩哪条链其实是安全性和收益性的权衡。
以太坊在收益性上我认为最可以期待,因为上面的创新最多。
屏风:说到跑路,你怎么看币安智能链上Meerkat Finance 卷款3000万美元跑路事件,最后当然又还回去了。
何太极:
整个事件我觉得没什么,任何公链上都会发生跑路案列。
我比较关注币安的反应,这是一个很好的考验,可以看出币安的价值诉求到底是什么?不同公链有不同的价值诉求和场景,因为未来不同公链上成功的产品可能是不一样的。
为什么这么讲?今天你把以太坊上成熟的产品照搬到BSC上,实际上没有太多价值,你直接把这些团队邀请过来就可以了,何必去抄袭呢。
换一个角度,从一个创业者的角度看,做什么样的项目可能会成功?可能比在以太坊上做项目成功概率更高?
在以太坊上,它的长尾资产、优质资产非常多,但是在币安生态里,有效的资产是哪些?最主要还是原来币圈前20、30的资产,这些资产其实也是合约交易最多的。
假如说就此做一个合约交易产品,那你在BSC上去做,因为它成本更低,用户体验更好,玩合约的人也不在乎是不是去中心,只要能赚钱,那你成功的概率可能更高。等做成熟了,未来再迁移回以太坊也是可以的。
任何一个项目,都需要长期的经营和迭代,需要大量的技术投入,而不是说短期抄一个代码,抄完就没有了,之后怎么办?未来谁负责?
所以无论是从创业还是从投资的角度看,应该更深入的分析两个公链的优缺点,然后去找到更适合它的一个场景,去做投资和创业。
屏风:交易所公链吸血以太坊,那以太坊有没有一些动作,让用户重新回到以太坊?
何太极:
从数据看,以太坊总用户量大概在150万,三个月大概增长了50万。你说以太坊要用什么办法让用户回流?好像这不是大家要去考虑的问题,币圈的主体是投资者,投机者,理论上只要有好的投资机会, 他们就会顺势迁移。
周志强:
你要理解,主要的资产真的还在以太坊上。但有很多DeFi新用户,他们会去Heco、BSC,因为他们还没在以太坊上尝到甜头,怎么敢在以太坊这么贵的地方动辄花几百美金做一个操作。
我三条链都在玩,只是把一小部分钱放BSC和Heco。因为论解决金融借贷和交易这两个最常见的需求还是以太坊更好。
总的来说,以太坊具有非常非常大的优势, 我最看好的还是2.0,直接从根本上解决速度问题,layer2是权宜之计,它对可组合性具有一定的干扰。而且BSC这些本来就是一种运转的很不错的Layer2方案了。
我个人对以太坊还是最看好,共识和社区凝聚力最好,很多创新团队也认可它。DeFi很多人认可的是去中心化这个概念,对很多真正创新的海外团队来说,以太坊是他们最理想的选择。
屏风:以太坊Layer2很火,目前各个项目进度如何?比较突出的是谁?
周志强:
V神定调了主要走Roll UP方向,而它主要是两种方案,一种走欺诈证明方向,叫Optimistic Roll up,另外一种就是零知证明,ZK Roll up。
这两种方案其实是一种权衡,第一种方案安全性相对低一点,但通用性更强。第二种方案安全性更高,通用性差一点。
3月份会出一些东西,但我觉得不一定会非常理想,而且这个方案只是权宜之计,它不是根本性的解决方案。我觉得这个概念确实炒的比较火。
还是强调一次,本质上BSC也是一种Layer2方案,你觉得以太坊堵,那就去BSC,真的没有太大区别。我们要理解一点,所谓的Rollup方案跟BSC、Heco都是竞争关系,只是技术上有点区别而已。最终比较的就是两点:
1. 安全性和易用性之间的权衡。
2. 是否专门针对某种特定需求搭建整个环境(比如匿名)。
何太极:
从目前的阶段来说,很多解决方案都还在赛马阶段,很难看出谁会更领先。
但有一个角度可以去考虑,DeFi用户量最大的还是Uniswap,能有上千用户的产品都非常少。
DeFi最重要的特性是可组合,所以Uniswap的选择会对市场有一定的引导性或者主导性,大家可以多关注。
从未来发展看,它本身也是不断迭代的,现在看到的问题不代表未来没有新的方式去解决。
因而,现在断言哪个方案行,哪个方案不行,有点太早了。在投资的角度看也没有太多可投的,因为大量的二层解决方案都还没发币,发了币的其实目前来看好像基本上都快被舍弃掉了。
屏风:这个问题有关投资,2021年增长趋势比较明显的DeFi赛道是什么?
何太极:
整个赛道今天基本上各个领域都有项目布局了,我注重看数据,因为,你可以追踪一个阶段性的数据,看谁的成长性好,然后去做谁。我们今天看到,0X协议的数据增长性就非常好。
但是,大的逻辑,我想还是我刚才说的那一横一纵的逻辑,你就此再结合数据端做一个判断就可以了。这是我的方法论。
因为何太极提到了稳定币,所以主持人补充了一个问题 :很多去中心化的稳定币,它是采用超额抵押的方式,但我们也看到现在有一些新的稳定币,它是采用了半抵押的方式,你怎么稳定币的创新?
何太极:
今天所谓的算法稳定币,我觉得有点伪概念。因为它不可能真的稳定,没有任何东西,包括美元本身也不稳定。
像AMPL,其实它瞄定的不是一美元,瞄定的是2019年一美元的购买力,所以它理论上不是一直瞄定着一美金的价值。今天很多项目做的创新,包括RAI,它锚定的是它自己,它的目的只是要降低它的波动性,但早期波动肯定是大的,因为早期你的体量和用户的供需是失衡的。理论上说体量足够大时,波动性会变小。
RAI其实不是要成为稳定币,它只是要成为稳定币的一个抵押资产,因为之前的抵押资产里面都是高波动的资产,那如果你里面有低波动资产,这个时候其实就会降低你的清算风险,然后让汇率更加稳定。
未来会不会有纯算法稳定币?我觉得目前来看很难,只有纯算法的低波动资产,低波动的商品货币,这是有可能的。
周志强:
如何老师所说,算法稳定币本身是个伪概念。
什么叫稳定?美元跟日元对于他们各自国家的民众来说都属于稳定币,但美元跟日元之间的波动性又是非常大的。
客观来说,如果局限在我们的圈子里,那美元就是稳定币,这是公认的。那谁能够锚定住美元,某种意义上也就是稳定币。
算法稳定币就是一种市场博弈,谁能设计出有意思的博弈机制,谁就能做出可能有意思的算法稳定币。
但问题是,稳定币它的作用是什么?如果说是希望构造更多的稳定币的使用场景,能够让人们认可稳定币。我觉得这是非常难的,本质上是一种共识打造的过程,如果成功了,它会像比特币一样厉害。但这个事情比特币用了十几年。算法稳定币才出现,很多币只有几个月,都很早期,我个人觉得可以关注可以玩一玩,但是现阶段不能报太大的期望。
周志强继续回答2021年的DeFi赛道的机会问题:
我觉得每个方向都有非常大的机会。 DeFi如果是未来的金融基础设施,那现在每一个赛道都处于非常早期的阶段。
我们要意识到一点,现在的很多DeFi产品的金融逻辑并没有自洽,Compound很清楚的意识到,他们说他们自己是一个货币市场,而不是一个借贷平台。实际上他也知道他不是一家银行。银行真正解决的是存款、贷款之间的期限错配的问题,完成借短贷长的矛盾。
举个例子,你把U存到Compound,某一天,当你缺钱的时候想提出来,你可能是提不出来的,因为U的池子被借空了。但它会告诉你这笔钱很安全,有超额抵押。这个事情对个人用户来说还好,对机构用户来说却是灾难性的。如果某天我要拿回这笔钱却拿不回来,作为一家机构很可能发生挤兑风险,从这个角度来说,机构是不敢用,这使得DeFi协议的潜在用户和资金大幅缩减。
当然,这里有很多因素,不仅仅是协议的问题,包括以太坊本身的基础设施也不够完善,那你就会有很多限制,比如交易订单簿目前就没办法支持。
那么,从短期来说哪一个赛道容易爆发, 我认为是期货、期权这种衍生品赛道会更有机会。 因为目前我没有看到哪一个期货产品在以太坊上面做得非常好, SNX算一个,但我客观认为它在实现它产品逻辑的时候本身用了一种取巧的逻辑,将整个产品和SNX Token绑定在了一起,限制了它的天花板。期权的hegic做的也不错,但对做市商的利益难以平衡好,它们的金融逻辑本身我觉得不是特别自洽。
期货期权的赛道足够大,产品又不够强劲,不像Compound所在的借贷赛道。所以我觉得大家可以关注衍生品这个赛道。
何老师说的增加杠杆,增加资金跨期效率,就是纵轴这个层面的东西,我认为还是不错的。
其它像保险,也有一些新的项目在出现。最近还有一些基金类产品,让基金经理通过产品带用户投资,也非常有意思。长期来说,每个赛道都很早,我觉得都有大量、颠覆性的机会。
屏风:最近有人人流动性挖矿热潮要结束了,即将盛况不在,那今年还会有什么爆点呢?
周志强:
DeFi用远低于中心化方案的成本搭建同等信任水平的代码金融中介,代码的描述能力要超出所有人的想象,它完全能够取代很多传统金融基础设施里计算的那一部分。在创造信用或者信用担保这个层面代码无法解决,但在撮合交易、撮合借贷、撮合保险这类计算性的部分它一定能做得更好。
我玩过很多DeFi产品,我的结论是它们在解决我稍微复杂一点的金融需求时,是无法做到的。我会更多去思考DeFi作为一个金融基础设施,它为什么没有办法提供高阶的金融需求?我想,核心在于它给的票据出问题了。
票据就是我们在做借贷服务时拿到的cToken、aToken、LPToken等等。这些票据本质上是在定义用户和DeFi协议之间的权利关系,比如借贷协议的票据定义你能从协议里拿回本金和相应利息。
不过当前的票据的定义能力非常初阶,他所能描述的能力无非就是简单的取出权利,这种权利定义能力限制了用户提需求的能力。我提出的需求票据无法描述,平台当然就无法满足用户需求了。
因而,我认为下一阶段DeFi爆发的重要方向是金融票据化。
什么意思呢?我们用具体借贷赛道距离,我存入100万USDT,然后我拿到它给我的等值100万的cUSDT票据,这代表我随时可以从这个产品里取回我那100万USDT的权利。任何一个金融产品正常来说它都需要给我们这样一张票据。
现在,DeFi的借贷平台,它没法界定用户的需求到底是什么。举个例子。我想存365天,而你只想存300天,这时大家的需求是不一样的。但是我们拿到的都是同一个cToken,只是数量不同。所以没办法表达我们的需求。
这就是DeFi产品给你的票据出问题了,现有的ERC-20票据的描述能力就是如此。
票据这个事儿为什么很重要? 因为本质上金融就是缔造金融契约,契约约定了我们的某种权利。创造金融票据的能力的强弱,决定了这个产品在描述金融需求复杂度上的能力高低。这有点绕,不过希望大家能理解这一点。
金融本质上就在做一个个的金融契约,帮助交易双方做资金的跨期交换,谁能完成的更好,完成的更灵活,谁就是更高阶的金融服务基础设施。从这角度说,金融票据化是个必然趋势,因为它能缔造更复杂的金融契约,提供更复杂的金融服务。
其实,最近很多项目开始做这方面的尝试。哪个协议能够把复杂的金融需求解决的更好,谁能把机构用户引进来,谁就拥有非常大的机会。从金融票据化来说,DeFi的每个赛道都有巨大的机会。
补充提问:金融票据化的场景,可不可以理解为DeFi+NFT?
周志强:
这个问题非常好。 NFT其实可以分两类。一种是艺术品/球星卡这类收藏品,一种是金融第二次NFT。金融NFT也就是现实世界里的存单,这块是炒作NFT的人忽略的一大块市场。
NFT为什么能出圈?我认为是因为这种奇特的资产能够很好的表达收藏品的所有权、展示权、使用权等等权利,这种表达权利的能力是很值得兴奋的。但是NFT只能表达所有权吗?他还能表达金融的高阶权利,这块代表的是金融NFT,也就是金融票据的机会。
值得注意的是金融票据在传统金融的交易量是要高于股票、期货等单一资产的。
我觉得未来会有两个趋势。
第一,很多的DeFi平台最终都会成为生产金融NFT的平台,我认为一定会发生。因为用户的需求会倒逼他们这么做。
第二,未来很多金融平台都会愿意去支持收藏品NFT的抵押借贷,因为收藏品NFT这个资产品类正在扩张,金融服务会主动愿意为资产做服务,从而赚取收益。这块新爆发的资产将会得到很多金融服务支持。
屏风:你们有没有看到一些有趣的DeFi产品,大家可以去交互,可以去体验的?
何太极:
最近让我觉得印象特别深的是Curve跟SNX结合做的一个跨资产的Swap,两者的结合解决了大额交易的滑点问题。滑点极低,可以说是零滑点。
未来,我觉得在可组合性上可能会诞生大量新的产品,从而来解决深度用户的金融需求难题。
另外,我们今天所有的可组合性都体现在同步性上,我们在一个交易里完成了同步交易。未来,随着演化,或者迁移到二层网络,可能就会出现异步可组合性。因为对金融的需求有时候不一定所有需求都需要及时性完成,有时需要有足够时间的容错机会。这种异步性在未来可能也是金融创新很重要的东西。
周志强:
刚刚何老师讲的是非常有意思的东西,客观来说,传统中心化的金融,他们解决不了交易滑点的问题。我们现在做一笔大额交易,放进去一个亿,正常来说换成另外一个东西,只能换回9000万,整整1000万是我亏了,因为这笔交易太大了。
Curve居然做到不亏掉本来应该会亏的钱,这是个很值得惊奇的事情。不过金融逻辑是这样,咱们在一个地方少亏的钱,一定是某个地方某个人亏掉了相应的钱。因此Curve实现的东西并不是炼金术,凭空造钱。
在传统金融里理论上应该也是能做到这一点,让一方少亏一点钱,另一方亏一点钱,从而达成一种平衡。但是这往往是很难的, 因为传统世界没有DeFi那么强的可组合性,DeFi的组合能够让这种机会出现。大家一定要从何老师讲的例子里非常深刻的意识到这件事情的价值 ,这种可组合性是超越中心化金融的颠覆性优势。
另外,我认为非常有意思的、颠覆性的东西是闪电贷,很多人对闪电贷非常畏惧,因为它让我们亏了非常多钱。闪电贷就是这个世界里的一朵乌云。钱这个事情在时空这一条轴上面,只能够按照一定的规律去跨期,比如说我现在要把钱给屏风(主持人),然后你帮我买一个比特币,然后你才能够把比特币给我。所有事情都要按照一个时空规则来。
但闪电贷可以做到,屏风你先帮我买一个比特币,然后我再给你钱,然后你再给我比特币。(在闪电贷逻辑里,这个事情要在一个区块里完成。)
我们现实世界,任何一件事情,一毫秒过了就是过了,没办法回滚了。但在区块链,在DeFi世界,它是点状的,在点与点之间,你只要能反悔,你都可以反悔,所以你就拥有了一种全新的手段。
我一直在说金融的逻辑真的不会变,传统金融跟我们DeFi金融本质上是一样的,用户需求是一样的。但事实上真的因为DeFi这个新基础设施,它会出现一种全新的东西,这个东西就是闪电贷。
闪电贷,它能实现一些难以想象的东西,而那些难以想象的东西将会是未来DeFi这些基础设施,它的市值不单是取代传统中心化金融,甚至是远远超越它们的非常大的关键点,闪电贷值得我们去关注。
直播超过90分钟,更多精彩内容,可以看直播回看: https://www.8btc.com/video/6607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