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t logoMyToken
总市值:
0%
恐慌指数:
0%
现货--
交易所--
ETH Gas:--
EN
USD
APP
去中心化身份体系DID
去中心化身份体系DID平均变化值
-2.94%

传统的 Web 2.0 应用,主要是由「域名」(比如 google.com)和「服务器」(比如托管在亚马逊的云服务)组成。然后,通过传统的 DNS (域名服务)体系,将域名和服务器所对应的「IP 地址」进行映射,这样普通用户也就可以通过「google.com」访问到谷歌的网站了。

而到了 Web3 的世界中,为了将这两者去中心化,「服务器」提供的存储和计算能力就可以通过 IPFS以太坊Dfinity 等各种去中心化技术组合实现,而社区也寄希望于通过区块链网络将「域名」去中心化

比特币和以太坊为首的区块链网络,由于账户底层采用了非对称加密技术,也就是常说的公私钥加密,所以这套系统天然就是对于计算机友好的,也就导致了人类的可读性相当不友好

比如当我们进行的加密货币转账时,特别是在确认收件人地址时,经常会被这几个问题困扰过:这串像乱码一样的地址到底对不对?是需要一个一个字母校验准确性吗?字母大小写乱了要不要紧?漏了一个字母怎么办?如果转账错误可以回滚交易吗?

而相比之下,我们使用的所有常规的互联网产品中,大多数时候只要确认一个简单的姓名、用户名、昵称、手机号或邮箱,就能放心的确认对方的身份或地址。

面对当前加密货币世界这种糟糕的用户体验,如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初创团队开始探索这个领域了,他们的核心是提供「翻译」的服务,在「计算机语言」「人类可读语言」之间进行互相的「无损」转译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这些团队利用了区块链的智能合约功能,或者直接利用公链本身,构建一套「映射」和「翻译」系统,将用户常用的区块链原生的底层地址映射到人类可读的「用户名」,作为用户对外部世界公开的一个「身份」

如给以太坊创始人 Vitalik Buterin 转账的时候不需要记录下他原始的以太坊账户地址(0xd8dA...6045),而是只要记住「vitalik.eth」就行,后者就是一个典型的人类可读的用户名。

目前在构建这类用户可读账户系统的底层协议中,有 Ethereum Name Service(ENS)、FIODAS 等几个项目,他们各有自己的特点:ENS 最流行、FIO 提供了更丰富的功能、DAS 的互操作性更出色。

其中扮演关键角色的“ENS”,全称 Ethereum Name Service,是基于以太坊的分布式域名服务,它提供了一种安全且去中心化的方式,将简单的人类可读域名解析为链上及链下的地址资源

ENS 可以把个人长且难以记忆的“0x 开头的以太坊地址”映射到自定义的短地址,譬如 satoshi.eth、vitalik.eth 等等

ENS 将以太坊地址替换为便于人类记忆的字符,这是加密普及的关键一步,用户可以选择一个更友好的用户地址进行记忆,使得发送和接受加密资产变得简单,减少转账时转错地址的风险

在支持 ENS 的钱包中,用户不必再复制和粘贴长地址,可以直接使用 ENS 域名来绑定各种加密货币地址,并接收加密货币的付款

前段时间,以太坊基金会、以太坊域名系统 ENS、数字身份认证公司 Spruce 共同推出追踪 Sign-In with Ethereum 进展的网站 login.xyz ,Sign-In with Ethereum 是一套通过以太坊账号登录第三方 Web 应用的技术规范,使用户能够通过以太坊帐户和 ENS 配置文件控制其数字身份,而不是依赖传统的中间人。

目前它已经在 Web3 中使用,同时旨在用最佳实践来进行标准化,以使 Web2 服务也更容易采用,同时 ENS 等去中心化域名不仅仅用于地址,未来也将覆盖 DApp 服务的各个方面

按照目前 NFT 的发展势头以及 Web3 越来越高的热度,ENS 等也大概率会成为 NFT 下一波的热点,甚至成为 Web3 时代用户数字身份的关键载体,值得我们格外关注。

#名称价格24小时7天市值总市值流通供应量
暂无数据